一家三代迷恋“千年窑火”——蕲春管窑何良法祖孙三代的陶艺情缘

记者 方新平  通讯员 李威 章勇

管窑陶艺,传承着千年的楚陶文化,更是一代又一代的手艺人薪火相传;

一条龙窑,承载着管窑陶艺的血脉和兴衰,更承载着土陶技艺人的浓浓乡愁。

蕲春县管窑镇窑工何良法祖孙三代扎根乡村,致力于管窑陶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续写了管窑古镇制陶非遗文化的新篇章。

7月1日,在蕲春县“七一”表彰对象座谈会上,刚被省陶瓷工业协会聘任为“陶瓷艺术与产业发展专委会总顾问”的何良法,讲述了他们祖孙三代“盘泥巴”的故事。

二儿子何晓胜(左一)、何良法(左二)、大儿子何建平(右二)、长孙何益帆(右一)

与陶结缘,十年坚守痴心不改

管窑是国内仅有的一个以民间窑炉名称作为镇名的文化古镇,其制陶的历史悠久,有史记载可上溯至公元1369年(明朝洪武二年),素有窑州之美誉,是我省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艺陶产区之一,与汉川马口窑、麻城蔡家山窑并称湖北三大民窑。

新中国成立后,蕲春县组建了管窑、李窑、卢窑陶器厂和岚头矶工艺陶器厂,鼎盛时期有上万名职工,是全省著名的日用陶和工艺陶产区之一,曾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陶器之乡”,产品畅销国内及欧美、日本、东南亚。

1946年出生的何良法,13岁便到管窑跟着父兄一起“盘泥巴”,在长辈制陶手艺人的传帮带下,从拉坯做起,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制陶技艺,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陶艺大师。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昔日顺着长江流入大江南北,成为百姓家里常见日常用具的泡菜坛子、烤火篓子、水缸米缸、餐具茶具逐渐被塑料、玻璃和白铁制品所代替,管窑陶艺产业辉煌不再。

1991年,时年45岁的何良法临危受命,担任起了管窑陶器厂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带领一批能工巧匠进行一系列改革,但这些改革始终治标不治本,管窑陶器厂仍举步维艰,处于极度困难的半停产状态。

到2004年时,管窑陶器厂基本停产,企业名存实亡,窑工出走,窑棚坍塌,大批窑厂工人纷纷出外谋生。

“决不能让祖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消失殆尽,管窑不能没有窑!”何良法痛心疾首,毅然选择了留守,并一干就是10年。

“没有工资,只有责任!”管窑镇党委书记徐红霞告诉记者,窑厂停产后,何良法潜心钻研陶艺,从泥料配方到陶坯成型,从施釉到烧制,日复一日,试制一批又一批,技艺日臻纯熟。

2007年,管窑镇“手工制陶技艺”被列为湖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何良法成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2008年,他获评“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3年,何良法设计的编织纹陶盆获第十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展金奖。

2014年,他的作品《茶担》受邀参加“醍醐灌顶——2014年国际壶艺交流展”并被收录。

子承父业,小泥巴盘出大产业

何建平、何晓胜是何良法的两儿子,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到参加工作时,管窑陶器厂正在走下坡路,为了生计,兄弟俩不得不外出深圳打工,经过10多年打拼,两兄弟都小有成就,哥哥何建平成为了深圳飞跃电子厂的生产部经理,弟弟何晓胜也当上了深圳天一志电子有限公司的工程部经理,月薪近万元。

2011年,管窑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药旅联动”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设管窑陶艺小镇的发展计划,积极对当地产陶老厂房、旧窑棚进行改造,将陶艺与研学旅游、艺术展览、非遗传承和文创孵化相结合,吹响了振兴“楚窑文化”的号角。

“快回来,管窑陶艺的春天要来了!”何良法第一时间向远在深圳的儿子们发出召唤。

“父亲从来也没什么其他的爱好,一生都只与陶为业、与陶为伴。感受最深的就是他们老一辈的工匠精神、传承精神!”尽管在是继续在深圳过安逸稳定的生活,还是回到老家“玩泥巴”的人生选择上有过踌躇,但从小耳濡目染,始终无法泯灭骨子里的陶艺情怀,何建平、何晓胜两兄弟义无反顾踏上了返乡的征程。

“产业要发展,必须文化来支撑!土陶的发展也是如此,要想把产业做下去,必须要有一群人站出来,把文化先立起来!”趁着2011年春节期间陶艺人才归乡团圆之机,两兄弟拿出积蓄支持召开陶艺家座谈会,共商陶瓷发展大计……

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何良法为首的管窑籍近100位陶艺师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对通过招商引资,发掘、保护和开发好古窑遗址的文化价值,引进现代制陶企业管理制度并在顶层设计和技术层面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达成一致。

2013年7月1日,何建平、何晓胜投资1000万元助力父亲何良法成立湖北明窑陶艺有限公司,何建平任明窑陶艺公司总经理,负责经营管理,积极摸索本地陶瓷发展与文旅结合之路,让沉寂了很多年的管窑陶器厂再次热闹起来。

2014年,湖北明窑陶艺有限公司新建了“柿外陶园”陶艺景区,建立陶艺大师创作工作室,不仅吸引着远近的名家大师前来创作,还建立陶文化产业孵化园,开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和中小幼学生研学旅行活动。

如今,这个以陶艺为主、千年柿树为辅的陶艺景区分外耀眼,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地。

2021年,何建平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称号。

何晓胜担任明窑陶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生产研发。他和父亲何良法一起,利用本地独特的原生态、健康型红色陶土资源,传承管窑“八技”制陶工艺,融合国内先进的制陶工艺与技术,创新研发出“管窑红”系列陶品,开启了蕲春管窑制陶业从民陶向工艺陶的历史性转变,率先填补了湖北省无特色楚陶制品的空白。

2019年,何晓胜获“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漆艺赛项铜奖,2023年获“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漆艺赛项银奖,被评为“湖北省技术能手”。

如今,随着“日用陶”向“艺术陶”“精品陶”的革新,管窑“工艺陶”逐渐声名鹊起,湖北明窑陶艺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了管窑镇最具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何晓胜领衔研发的陶器制品也多次荣获全国和省市大奖,并远销至北京、广东等地。

“有我们兄弟在,管窑的窑火就灭不了!”何建平自信地说。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一路追光

入陶艺之家,自身怀其灵。何良法的长孙何益帆,对陶艺的传承也有着更现代化的视角。

在祖辈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对陶艺有天生的热爱,武汉传媒学院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毕业后,在爷爷的要求下,放弃在城市发展的机遇,回到家乡传承陶艺。

“小时候,爸爸在外打工,爷爷一边烧窑一边带我。每天晚上,都在窑火的照耀下睡着……”一脸阳光的何益帆说,爷爷何良法将毕生技艺倾囊相授,自己从初中时就开始学习拉坯,但直到现在,爷爷的要求依然严格。

除了在陶艺传承上的不懈追求,何益帆还积极参与管窑陶艺文化的推广活动。为此,他在抖音上创立了“湖北明窑·柿外陶园”抖音号,经常教授陶艺制作技巧,分享陶艺文化的魅力。

今年5月,他成功邀请到罗田燕儿谷网红“谷哥”,来管窑开展了一场网络直播。明窑和李窑生产传统的汤罐、陶碗,当天卖了10000多件,两家公司生产的产品直接被卖断了货。不仅如此,他还通过电商向外地某博物馆销售“半坡”文化陶品成交14000件,向蕲艾文化节销售礼品杯400套,东坡文化节销售“东坡盖碗”500套……

“我自己一直在学习电商,力图改变现有的销售模式。”

何益帆说:做直播,做生产,做设计,做销售,自己正在积累和学习,未来还希望能和更多的年轻人一起,为传承陶艺发展而努力!

如今,这个陶艺世家的故事依旧在继续,他们用执着与热爱书写着管窑陶艺传承的新篇章。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