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仁山教授(左)指导春播作业。(记者 余涛 摄)
本报记者 瞿慧一 通讯员 陈钦 张莉
我是一粒红莲型杂交水稻种子,名字叫珞红优1564,性别为父本。
3月28日,位于罗田县河铺镇林家咀村的7000亩制种基地拉开春播序幕,农民伯伯们忙着整田、撒种、搭架、覆膜,给我和小伙伴们安家。
跟普通种子不一样,我的一生极具使命感——在温棚中长成秧苗,移栽到大田里,到花期与母本“结婚”,生育出更多优质种子。这些种子将跨越山海,到“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田间地头“安家”,让更多人能“吃饱”、“吃好”。
看,头戴草帽、脚蹬雨鞋,行走在田间的就是赋予我们特殊使命的水稻专家,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朱仁山。他一大早从外地赶回基地,指导浸种、催芽、春播作业,忙得不亦乐乎。
3年前,受罗田县“教授回乡”计划招引,朱仁山回乡建制种基地。河铺镇地处山区,天然隔离条件好,水稻抽穗扬花关键时期相对湿度适宜、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很适合我和小伙伴们生长。
我和小伙伴们的到来,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甜头。村民们通过承包制种田、基地务工、流转土地等形式,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听种植大户肖金文说,制种的经济效益是普通水稻的三倍呢。许多种田“老把式”逐渐蜕变为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河铺镇农民朱万松等农民还走出了国门,到马来西亚教外国人种田。
3年间,地方党委政府倾力支持、教授团队精心指导、农户们积极参与,基地规模从1200亩发展到了7000亩,获评国家级科技小院、湖北首批省级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吸引一波又一波黑皮肤、白皮肤的专家来参观。
为了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环境,眼下,河铺镇正在加紧流转土地,计划新增7000亩,还将建设仓储物流中心,实现繁种、储存和加工无缝对接,让我们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成为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振兴的大产业。
我们也不负众望,茁壮成长。去年丰收季,省农业农村厅、罗田县政府组织专家来现场测产验收,结果显示:亩产达到311.7公斤。这个成绩,在杂交水稻制种领域堪称“卷王”,“卷王”是如何炼成的?说到这里,该隆重介绍一下我的出身了。在我身上,可是凝聚了两代人对粮食安全事业不懈追求的心血。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曾走出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先驱和中国杂交水稻事业重要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朱英国。他深知农民疾苦,怀揣“让世界远离饥馑”的梦想,埋头研究杂交水稻,一干就是50年。候鸟之旅是他的和团队的工作常态,春夏跑沔阳(现仙桃),秋到广西南宁,冬到海南岛;早晨一身露水,白天一身汗水;碰到实验紧要的时候,干脆把床搬到田边守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2年,朱英国和科研人员用海南岛的“红芒”野生稻作母本,与几十个常规稻种杂交,历经反复试验筛选,发现其与常规稻种“莲塘早”杂交多次的后代种质非常好,于是,我的爷爷的爷爷——“红莲型”杂交水稻第一代诞生。
在杂交水稻领域, “红莲型”与袁隆平的“野败型”、日本的“包台型”被国际育种界公认为三大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唯有“野败型”“红莲型”获大面积种植推广,被誉为东方魔稻,为中国实现粮食自给,也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7年,朱英国去世后,其弟子朱仁山继承衣钵,继续深挖“红莲”这座宝藏。朱仁山率团队攻克了种源纯度、抗褐飞虱等“卡脖子”难题,成功选育出一系列红莲型不育系和两系杂交稻新材料、新品种,我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红莲型”家族优点可多呢:富硒低镉、耐高温、抗褐飞虱、抗稻瘟病。正因为这些优点,我们受到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巴基斯坦和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农民伯伯欢迎。截至目前,“红莲型”在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面积超过4.5亿亩。中国杂交水稻种子年出口份额中,“红莲稻”占比最大。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朱仁山说,将继续发挥基地优势,推进杂交水稻品种选育创新,为14亿中国人“端稳饭碗、吃得更好”贡献力量,并努力惠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
听着教授的话,我倍感光荣,乐滋滋地向阳生长。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