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群人做的事,总书记:“我很欣慰”

8月13日


习近平总书记

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

环保志愿者回信





得知十年来越来越多库区群众加入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我很欣慰。

——摘自总书记回信

>>回信全文


“我很欣慰”
总书记为何在信中亲切勉励
提到这支队伍?

01
“中国好人” 蒋德新

上岸不离水 誓做“守井”人


8月14日午后,一艘小船划过波光粼粼的汉江水面。蒋德新身穿“小水滴志愿者”马甲,发动清漂船,和队员一起清理水面漂浮物。


蒋德新在汉江上清理漂浮物。(堰宣 供)


63岁的蒋德新,是丹江口市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陈家港村村民。早年,他一直以在汉江上打鱼、养鱼为生。2019年,库区网箱养殖全部取缔;2021年,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蒋德新积极响应禁捕政策,主动把跟了自己半辈子的9艘渔船上交。


“守水护水大于天!我这点牺牲不算什么。”蒋德新说。在他的带动下,新港经济开发管理处87艘渔船第一时间全部回收到位。


“这片水养育了我,我离不开这片水。”告别40多年“水上漂”的生活,蒋德新最大的愿望还是守在汉江边。


不久,好消息传来:丹江口市里决定为他配置一艘“守井卫士”船,发挥他熟悉水性的特长,用于日常巡江和水上救援。


从此,蒋德新几乎每天都驾船在汉江水面巡查14公里,并沿着坝下近2公里长的河岸线巡查4次以上,检查河道环境卫生状况,清理沿岸垃圾,向江边的游客、居民发放环境保护、禁渔禁捕、节水护水等宣传资料。


蒋德新的志愿行动渐渐传开,社区党员、干部、群众陆续自愿加入进来,并成立“德新”护水志愿服务队。如今,队伍已从最初的16人发展到186人,他是年龄最大的志愿者。


“看到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很自豪!”蒋德新说,大家齐心协力,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水更干净、清亮,让我们的家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每年汛期,是“德新”护水志愿服务队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受强降雨影响,上游大量枯枝败叶等漂浮物涌入汉江。蒋德新和队员们一起来回巡查、清理,一天要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大家都不喊累,都希望早一点清理干净。”蒋德新说。


“德新”护水志愿服务队还开设节水护水课堂,举办各类培训80余场次,发放节水护水宣传资料5000余份,培训2500余人次。在他们的努力下,乱扔垃圾等现象大大减少,守水、护水、节水、爱水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为。蒋德新也先后荣获2017年“荆楚楷模”、2022年“十堰市道德模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02
“最美守井人” 吴远志

独臂驾小舟 朝夕清漂忙


8月14日下午5时许,气温高达37摄氏度,十堰市“最美守井人”吴远志顶着烈日,来到丹江口市浪河镇土门沟村老泵站,和两个伙伴下河清漂。


只见吴远志熟练地跳上船,随后蹲下身子,左臂撑在船面上,右手麻利地从船舱里拖出清漂叉、铲子、钉耙等工具。随后,他打开驾驶室门,启动清漂船搜索水面。


清漂船上没有任何遮阳设备,只一会儿,他们额头上的汗珠就滚滚直落。


吴远志(左)和同伴清理菱角草。(堰宣 供)


吴远志今年54岁,是浪河镇浪河口村村民。18岁那年,一场意外,让他失去左手,落下终身残疾。但他没有因残疾向命运屈服,用一只手种下10亩桃树,靠勤劳养家。


浪河流域位于丹江口水库南端库尾,总长62公里,境内有肖河、四河、白河3条支流,支流交汇处形成的消落区正是浪河口村的河道,接纳了整个库区上游所“跑、漏”的漂浮物,是丹江口市守水护水的重难点区域之一。


2018年,浪河口村成立清漂队,吴远志第一个报名参加。因清漂工作又脏又累,是实打实的体力活,村干部看他是残疾人,不收。


“我先试着干一天,你们看看怎么样,再决定要不要我。”一天下来,吴远志一只手干的活儿不比其他人少。这下,大家都服气了,他也如愿成为一名清漂志愿者。


2020年,浪河镇组建河面清漂队,吴远志又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名参加,并担任其中一个小队的队长,守护18公里的浪河岸线,河面宽100米,水域面积180万平方米。从那时起,无论是寒风刺骨,还是高温酷暑,总会在河里看到他的身影。


丹江口水库因南水北调,被誉为北方人民的“大水井”。今年,吴远志被评为十堰市“最美守井人”。


上岸时,吴远志浑身早已湿透。“你知道不,我可是党员呢!”吴远志说,从小在这里长大,对这条河有感情,保护这条河,自己必须带头上!


03
“环保奶奶” 贺玉凤

京堰越千里 携手护碧水

今年66岁的贺玉凤,是北京市延庆区张山营镇小河屯村的一名普通村民。8月14日,她作为京堰环保志愿联盟的志愿者,来到十堰参加环保活动。

留着短发的贺玉凤,28年坚持做好一件小事——义务捡垃圾,人们亲切地称她为“环保奶奶”。


贺玉凤在水边捡垃圾。(堰宣 供)


“小时候,河里的水捧起来就能喝,清澈得能看见鱼游来游去。后来人多了,垃圾也多了,环境被破坏了。”贺玉凤从小生活在妫水河边。从1996年起,每天只要有时间,她就去河边捡垃圾。“一般我早上去一次,中午吃完饭去一次,晚上吃过晚饭再去一次,总担心不去的话,垃圾会越来越多。”她说。


“现在年纪慢慢大了,每捡起一个瓶子就要弯一次腰,每天少说要弯腰几十次,回家后腰酸背疼。但想想很值,妫水河两岸的垃圾越来越少了。”28年来,贺玉凤回收了超过40万个空瓶,曾被评为2019年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首都道德模范、巾帼河湖卫士、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榜样等。


2014年,贺玉凤发起成立“夕阳传递”环保志愿服务队,从最开始的不到10人,发展到如今的上千人,成员最大的65岁,最小的13岁。志愿队有个环保群,大家谁出去溜达时看到哪儿垃圾多,就会在群里招呼一声,附近的人会立即前往清理。


“我现在也会在捡垃圾的时候拍些图片、小视频发到网上。”贺玉凤说,想通过这样的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环保,一起为改善生态环境出把力。有时她会受邀去一些学校、单位交流讲课,最常讲的还是环保如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2023年12月,京堰环保志愿联盟成立,夕阳传递志愿服务队是联盟成员之一,京堰两地志愿者因水结缘,携手护水。不到一年的时间,贺玉凤已带领志愿者到十堰开展护水活动4次。


“如今,不管是在十堰市区的河流里,还是在丹江口水库,很少看到白色垃圾,说明咱十堰的环保工作做得好,十堰人民的素质很高!”贺玉凤说,希望环保精神可以一代一代往下传递,大家一起守住绿水青山,造福美好家园。



04
郧阳区汉江清漂队

斗酷暑严冬 为去浊取清


“把救生衣穿好,准备出发!”8月14日早上7点30分,牛头岭码头,像往常一样,十堰市郧阳区汉江清漂队队长肖安山站在船头,大声吆喝着。


三千里汉江,流经郧阳区有170公里,郧阳接纳了整个库区上游各地的各类漂浮物。为保护丹江口库区的水生态环境,2017年,郧阳区成立由10余人组成的汉江清漂队,负责清理这170公里汉江的水面漂浮物。


郧阳区志愿者打捞江面漂浮物。(堰宣 供)


一叶小舟、一根网竿、一顶草帽、一件黄衣,是清漂人的标配。


“三伏天,江面上的温度超过50℃,甲板上的温度能达60℃,上面晒,下面烤,难受得很。”肖安山说,到了冬季,江风又寒冷刺骨。


自成立以来,汉江清漂队年均出动船只800余次。“我看到漂浮物,不捡心里就不舒服。”肖安山说,虽然很累,但看到江面上的垃圾被清理干净了,才觉得踏实。


在肖安山的指挥下,沈召好、李金民等队员分别登船。小船顺江而下,朝着杨溪铺方向驶去。


“清漂船上有七件宝,捞网、铁锹、钗子、刀子、斧头、绳子、耙子,随时应对各式各样的垃圾。”清漂队员沈召好一边忙着清理垃圾,一边介绍,捞网要对准目标扣下或从侧面舀起来,如果平着伸过去,垃圾就会被水波推开。


常年在水上,肖安山和几名队员都患上了风湿病,一到天气变化,浑身疼痛难忍,但大家从未有怨言,工作也从未停歇。


跟肖安山握手时,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能闻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汗腥气。肖安山有点抱歉地说:“虽然干的是脏活,但我们只要看到一库清水,就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截至目前,十堰全市共有250个社会志愿服务团体参与“文明河流”建设,带动广大群众开展生态文明宣讲、垃圾捡拾、水面漂浮物清理、村庄清洁等各类守水护水志愿服务活动3.2万场次,参与志愿者15.8万人次。同时,2023年12月,京堰环保志愿联盟成立,两地40余支队伍、两万多名志愿者,多次携手保水护水。


一名志愿者
就是一粒种子
十堰丹江口库区的
环保志愿者遍地开花
浸润着库区每个人
带动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
自愿加入
用心用情守护一库碧水






源:湖北日报(记者:许应锋 夏永辉 余宽宏 通讯员 曾雨 罗毅 朱江 段吉雄 全正)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