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红色传奇,四字解读背后的力量!

黄冈,这片大别山南麓的红色热土

承载着中国革命历史的辉煌篇章

在这片土地上

英勇的革命志士

珍贵的革命遗迹

震撼的革命事件

以及不朽的革命精神

汇聚成4个字

人、物、事、魂

他们共同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红色画卷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探寻黄冈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人”是在革命时期对革命有着一定影响的革命志士和为革命事业而牺牲的革命烈士;“物”是革命志士或烈士所用之物,也包括他们生活或战斗过的革命旧址和遗址;“事”是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活动或历史事件;“魂”则体现为革命精神即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人物、历史事件、革命遗迹和革命精神无一不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内涵,最能打动和激励人们的则是人的事迹、精神。

红色·英雄人物

黄冈英雄辈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肩负伟大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充分利用大别山独特的战略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带领黄冈人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开创了黄冈历史新纪元,在创建人民共和国的丰碑上,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笔!

——从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夏成立共产主义性质的组织“共存社”,1922年春第一个党组织“陈策楼党小组”的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黄冈30年红旗不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建党基地。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陈潭秋、董必武、包惠僧三位中共一大代表,黄冈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治党治军治国人才的培育地。

——从1927年黄麻起义打响武装斗争第一枪,72勇士转战木兰山开展游击战,历经十年内战时期,八年抗战时期,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到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22年武装斗争不断。从这里走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两支主力红军,新四军四支队、新四军五师两支新四军主力部队,产生了全国十大将军县中排名第一的红安,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贺龙、徐向前、李先念、徐海东、陈赓、王树声、许继慎、蔡申熙、曾中生等12位开国军事家曾在此留下战斗足迹,走出了林彪、徐海东、王树声等100位开国将帅,加上非黄冈籍的,从黄冈走出或在黄冈战斗过的开国将帅高达242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

部分资料来源:《黄冈红色人物志》

红色·革命遗迹

黄冈红色文化是整个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别山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黄冈红色革命在当地留下了大量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红色景观。

主要革命遗址有:中华苏维埃所在地遗址、红四方面军诞生地遗址、浠水三角山刘邓大军指挥所遗址等;

▲英山烈士陵园

主要纪念陵园有: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团风杜皮烈士陵园,英山烈士陵园等;

▲陈谭秋故居

主要名人故居有:黄州陈潭秋故居、红安李先念故居和董必武故居、团风包惠僧故居等;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

主要纪念场馆有: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黄麻起义和英山红二十八军诞生地纪念碑、黄梅红十五军诞生地纪念碑等。

红色·历史事件

以黄冈为中心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中国现代革命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黄冈。

改变中国历史的六大革命事件

◆1921年7月,恽代英、林育南等在回龙成立中国农村最早的共产主义组织共存社;◆1927年11月,黄麻起义;◆1931年11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11月,重建红二十五军;1933年1月,组建红二十八军;◆1946年6月,新四军中原突围;◆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1949年5月,第四野战军渡江战役

——1927年11月13日,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农民,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在中共黄麻特委的领导下奋起暴动。他们攻县城,捉县长,杀土豪,同时,还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颁布以实行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施政纲领,将土地革命的旗帜第一次插上了古老的黄安县城城头。这便是彪炳共和国史册的“黄麻起义”。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地区创立了自己的武装,有了工农武装的割据。黄安也因此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

——1947年8月7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次与大别山的遇见,是自断后路的一步险棋,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1947年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

2024年4月,黄冈组织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学生和退役军人代表到黄冈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英烈缅怀活动。(李智政 摄)

在革命战争年代,黄冈成为一片红色热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摇篮。

部分资料来源:黄冈日报 

红色·革命精神

在缔造共和国的峥嵘岁月中,黄冈人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老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遵义精神、太行山精神等相比较,由于黄冈革命贯穿于从辛亥革命到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过程,因此黄冈红色革命精神具有以下特征: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 摄影 余涛

其一是信念坚定,紧跟党走。在革命烽火连绵不断的岁月,黄冈革命群众正因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始终听党的话、紧跟党走,革命热情高昂,不为任何困难所惧,执著坚守,忠贞如一,直到革命胜利。

其二是敢为人先,不屈不挠。集中表现在黄冈人民在中国革命的各个阶段,为探求真理与进步,追求自由与解放,敢闯敢干,迎难而上,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具有为了革命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其三是刚强勇毅,艰苦奋斗。在长期尖锐复杂、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黄冈人民形成了刚毅的品格、执著的风骨、朴诚的作风,具有“尚真崇善、永不满足、不懈奋斗、不胜不休”的进取精神。

团风县八斗湾共存社旧址

其四是不图名利,无私奉献。主要体现在黄冈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用生命抗击敌人、用真情支援革命的无私奉献精神。

编后语 

黄冈,这片大别山南麓的红色热土,见证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铸就了无数英雄儿女的辉煌篇章。在这片土地上,人、物、事、魂共同谱写了一部不朽的红色史诗。

然而,黄冈的文化底蕴远不止于此。除了浓厚的红色文化,黄冈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名人文化。这里走出了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他们的智慧、勇气和贡献,为黄冈乃至中国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在下一期的内容中,我们将带您走进黄冈名人文化的世界,探寻那些历史名人的足迹,了解他们的生平和贡献。无论是政治领袖、军事将领,还是文化名人、科学巨匠,他们都在黄冈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让我们一同期待下一期的内容

感受黄冈名人文化的独特魅力

聆听那些传奇人物的故事

汲取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为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