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眼看生态》 团风:践行两山理念 探索全流域综合治理新路径


团风南滨长江、北倚大别山、东临巴河,西傍举水,境内水网纵横、蓝绿交织。2021年8月,团风启动以牛车河水库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北部山区整体振兴发展,同时以流域单元为统筹,将打造牛车河、大崎山、五云山、白羊山、巴河、环城六个中小流域乡村示范片作为走好“无穷之路”、富裕之路的重中之重,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谋划探索全流域综合治理新路径。

黄冈台主持人 秦艺:这里是牛车河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施工现场 可以看到现场 工人师傅们正在紧张的施工 我旁边这个用铁网包起来的石墙就叫做格宾石笼 那到底是起什么作用呢 我们一起去看看

牛车河水污染治理与水生态修复工程是团风县重点生态项目,建设范围涉及总路咀镇、贾庙乡、上巴河镇。

牛车河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程一标段项目经理 周树林:我们现在施工的格宾石笼分两层,相对于传统的工艺而言,它会有更好的整体性和抗冲刷能力,有利于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长,起到一个生态保护的作用。

项目主要通过控污、净河以及生态恢复等工程措施,改善牛车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保障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建设有生态沟渠、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人工湿地等内容。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团风县分局党组成员 副局长 胡正:通过牛车河支流干流的治理工程,促进了河岸的自然流水的含氧量,消减了污染物的负荷,达到了拦截水污染物的效果,实现水质的根本好转。

从源头抓起,从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做起,促进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团风结合环牛车河水库周边山水、人文等资源禀赋,打破地域界限,一体化规划沿线总路咀镇、贾庙乡、杜皮乡三个乡镇九个行政村,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居环境改造、农旅融合特色产业项目。

黄冈台主持人 秦艺:冬日里的洪山菜苔真甜呐~经过改造以后 朝阳山村里的污水不再随意排放 收集处理后 还能用来浇灌菜地和果蔬  污水摇身一变 还能继续发挥余热!那污水变清流的秘密法宝到底是什么呢?

马曹庙镇朝阳山村是团风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该村建设有日处理规模为5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化粪池+太阳能微动力一体化处理设备+人工湿地”处理土艺,对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后的水用于大棚灌溉,实现生活污水的循环利用。

团风县马曹庙镇朝阳山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姚红刚:我们村里的污水首先是在户里面就做到了雨污分流,分流以后我们就埋设污水管道,把它收集起来,流到综合的大三格里面,再通过光伏的微动力处理,流到人工湿地,然后流入到我们整个村庄大棚灌溉的蓄水池里面。

团风县马曹庙镇朝阳山村还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对人居环境进行整治,实施绿化亮化、道路黑化。

团风县马曹庙镇朝阳山村村民 左建:改造之后蚊子苍蝇就少了很多,基本上没有了,像以前沟里闻到的臭水的味道也没有了。

村庄美了,生活环境改善了,团风又结合贾庙乡、杜皮乡、总路咀镇三个乡镇的种植传统,走“三茶五花”农文旅融合之路,打破乡镇、村界限,跨区联动,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化、差异化发展。

截至目前,示范区内“三茶五花”面积分别突破1万亩、1000亩。

团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彭哲:通过对人居环境整治、小型公益设施建设、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培育等方面,实施了 46个项目,对小流域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的治理,促进了乡村振兴破题开局。


团风台记者 靖鸿:我现在正在牛车河水库,大家可以看到,我身后有三十多名环保志愿者正在清理平台和护坡的垃圾,开展守护牛车河行动。

志愿者们分工合作,手拿铁夹、扫把等工具对大坝护坡沟渠垃圾、游客休息区白色垃圾等进行全方位清理。

团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 卢火英: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看着长河、牛车河的环境越来越好,我感觉我们大家都很荣幸。

在这群志愿者中,身穿红马甲的汪叙君格外引人注目。2019年他牵头组建了团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同时见证了志愿者队伍从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700多人。

团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 汪叙君:队伍的壮大是经历了三年的时间,我们开始就是仅仅在长河(沿线)开展清洁行动,后来发展到举水河、长江大保护、然后牛车河,52公里沿线的巴河也开展水源地保护的志愿活动。

担任市、县政协委员期间,汪叙君积极开展环境情况调研,形成有关环保调研报告和政协提案30余件,环保调研材料10余篇,被誉为“环保委员”。随着他连年提交的提案逐步落实,大崎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防火、引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得以全面改善。2022年11月,国家生态环境部授予汪叙君“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团风县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 汪叙君: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和环保志愿者不断的加入,汇聚起磅礴的力量,使我们的环保志愿服务行稳致远。

正是有一批像汪叙君这样的环保志愿者参与和全县人民重视生态环境,团风县已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5个乡镇34个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团风县分局党组成员 叶建生:我们将努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蓝天”、“碧水”、“净土”工程。积极推进《团风县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实施城乡生活污水治理、“黑臭水体”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

黄冈台主持人 秦艺: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团风县新建生态环境监管智慧平台,实时监测全县流域水环境质量,一旦数据超标就会提前预警,毕竟数据不会骗人,小问题也能暴露出来,这样就能更加精准有效地进行污染治理,执法效率也会更高。

今年,团风县积极争取资金1050万元,新建生态环境监管智慧平台项目,包括指挥平台、监测平台和公示平台,以及在牛车河、举水、长河、巴河等流域建设水质自动监测等内容,实现水域自动监测和排污预警,构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团风县分局党组成员 叶建生:实现团风县流域治理数据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为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排污企业预警监测。

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的同时,市生态环境局团风县分局还将生态环境系统将执法大练兵活动融入到污染源日常监管、专项检查、环境违法案件查处等工作中。今年5月23日,执法人员对城区一废旧收集点进行检查时,发现该收集点涉嫌无许可证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

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团风县分局综合执法大队副队 邵峰:废油漆桶属于危险废物,必须要交给有资质的单位处理,并且实行电子转移联单制度,不能私自非法处置。当时查了后,把这案件移送公安局,对当事人进行5天的行政拘留。

通过深入推进战练结合、以练促战、行刑衔接等工作,实战练兵成效显著,同时与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区域执法、交叉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坚决把长江“十年禁渔令”落细落实。

团风县渔政执法大队中队长 王志:落实了长江江段分段定人定责,禁渔执法工作坚持月有部署、周有行动、日有巡查的常态化执法监管,长江团风段实现“四清四无”。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团风生态环境不断优化。2022年,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00天,优良天数率保持在80%以上。

全长2.6公里的杨汊湖工程是团风长河入江口片区长河河湖连通生态修复工程子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河湖连通通道湖堤加固、湖岸生态修复、配套景观工程等。

团风长河生态修复工程一标段施工现场负责人 姚敏:把杨汊湖的水和长河的水进行一个互换互通,还把何家湖、莲湖几个水路通过这个工程把引进长河来,进行整个的一个河湖江互通水质的提升。

与之连通的长河生态修复项目也马力全开,按下“快进键”。

团风长河生态修复工程二标段施工现场负责人 赵家伟:我们已经完成了长河河道的清淤以及河道的护坡的施工、河道挡墙,包括气动坝已经进行基坑开挖。河道治理完成之后,进行配套的公园施工,可以供市民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

城区以长河综合治理为主,实施“河湖连通”工程,引江水入长河,连接青草湖、詹家湖等10个湖泊水系。农村以牛车河大型灌区建设为主,连通区域内8座大中型水库。巴河流域、道观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项目也相继开工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守住了水安全底线,守好了山水生态本色。

市民:简直是改天换地,跟以前的环境是天壤之别,我们居民非常非常地欢喜,高兴。

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是水生态保护重要难题。团风因地制宜、示范引路对马曹庙镇马曹庙村进行整体改造。铺设污水管网,对生活污水全收集,进行截污,通过打造“沉水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模式的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生态净化,长久保持清澈。

团风县马曹庙镇马曹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张宏兵:改变了原先我们这个小组里面污水横流苍蝇蚊虫满天飞的现象,现在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今年,团风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启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巴河流域总路咀镇、马曹庙镇、上巴河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工程开标。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生态和谐,近年来,团风投资近20亿元,推动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团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彭哲:流城综合治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和手段,必须瞄准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来对流域进行系统规划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山更青、水更净、村更美、民更富、县更强。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团风探索的连片规划、分类发展、示范引路、整体联动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强县工程提供了有力支撑。紧扣“山青、水净、村美、民富”目标,团风又擘画起全流域综合治理文章,守住水安全底线,守好山水生态底色,以生态之美催生发展之变。

全媒体记者 吴佑喜 邹建勋 袁木 秦艺 熊立勤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