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寄情 国画意境——访北京冬奥制服设计师贺阳

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制服上衣设计效果图

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制服上衣设计效果图

冬日凛冽的寒风中见到贺阳,她穿着一身中式偏襟样式的衣裳,黑底上点缀着雅致的红色印花。深沉的墨色与端庄的红色搭配,相得益彰。她说,这是自己设计的一件衣服,上面的山纹、水纹、梅花、仙鹤等图案都来自敦煌及传统服饰纹样。

贺阳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制服设计主创、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她与团队承担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工作人员、技术官员、志愿者三大类人员的服装设计工作,包含保暖夹克、滑雪服、羽绒服、靴子、帽子、背包等共17个服饰品类。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有规定的色彩系统,制服设计要运用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这些颜色来做文章。红色最先映入贺阳的眼帘。工作人员服装要醒目,以红为主色调最合适,那么,拿什么与红来搭配呢?她试了很多颜色,最终答案是黑色。贺阳说,古代“玄纁”二色指代天地之色,“玄”即黑,“纁”即浅红,在传统上是尊贵的色彩,而在民间传统服饰和吉祥饰物中,红黑也是常见配色。在冬奥会工作人员服装上,黑色衬托出红色的明亮与热烈,红色块在裤腿、袖子、帽球上的点缀跳跃,打破了沉闷感,充满青春的律动,贯穿上下的视觉牵引效果可以使穿着者显得更高。

对于技术官员来说,中性的长城灰更能体现沉静与客观公正感,而明亮的天霁蓝则可以展示出志愿者的青春活力。这些色彩搭配将视觉中心的白底主体图案衬托得明净亮丽,也使不同人群的身份功能得到强化和突出。

奥运会制服穿着群体广泛,在审美、特色把握之外,必须更加注重共性。比如,在美化人体比例上,做一些视错觉处理:上衣下半截的颜色和裤子一致,看起来腿长;腰身两侧用黑色拼接,会显瘦;插肩袖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体型的人的穿着需求。

此次服装设计中,最难的还是对核心图形的设计应用。赛区山形图这一北京冬奥会的核心图形,是通过计算机生成技术,将京张赛区山形及长城形态与《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相结合生成的图像,本身就充满了中华文化韵味。“但用一张平面设计图来做衣服图案,操作起来很有难度。”贺阳说。电脑生成的图案是整体连贯的,但衣服是立体的,要剪裁、开片,容易出现线条对不准等情况,制作上有难度;核心图形的红、金、青、绿等层次的色彩过多,印在衣服上会显得杂乱;另外,如果图形与人体线条不相称,穿起来也会不好看。面临各种困难,贺阳及团队成员一遍遍地打样、修改、调整。

工作人员与技术官员服装上的山形图案,主要采用了瑞雪白过渡色设计,体现运动感和光线感,灰白色的雪山充满了中国水墨画韵味,浓厚淡薄的线条、远近虚实的层次将传统美学和冰雪运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这套设计被国际奥组委评价为“像一幅中国古画”。志愿者服装采用蓝白渐变色雪山图案,点缀亮丽的黄色,斜势的方形线条呈现出青春的朝气和活力。最初的设计中有雪花、长城箭楼等图案来表现冰雪与地域特点,最后也都决定舍弃。贺阳解释道:“中国的山水画讲究留白与意境,不是把山水画得多么像,而是表达寄情山水的情怀,让人看到山水的博大和包容。”

在服装设计上,贺阳强调“慎术”和“节用”,这也是多年研究民间服饰文化给予她的启迪。有人曾建议突出“中国元素”,是否可以考虑增加松竹梅、盘扣、刺绣等装饰,但都没有进入最终方案。“谨慎地使用技术,节约成本,是传统智慧。”贺阳说。

从2018年开始,贺阳及团队就开始思考冬奥会制服设计,共准备了19套方案参与征集活动,最终其作品从600多套作品中脱颖而出,前后又进行了8轮版型优化。而时代的巧合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制服的主设计师也是贺阳。两次参与,贺阳深刻感受到,“以前是‘强调传统文化’,现在其实不需要特意去‘强调’了,这说明我们的文化自信更强了”。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