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7日),沃尔玛一天之内在中国市场合计关闭了4家门店,南都记者了解到,这四家门店分别是深圳洪湖店、无锡太湖店、重庆北城天街店、太原三墙路分店,上述四家门店此前已陆续发布“停业公告”。
其中,深圳洪湖沃尔玛系中国内地第一家沃尔玛,陪伴了深圳人足足25年。
南方都市报,内地首家#沃尔玛 今日起停业,市民:不舍,从开店看着它停业 #深圳视频号截至2021年9月,沃尔玛大卖场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从年初的403家降至378家,门店减少25家。随后,福建南安沃尔玛宣布在11月26日停止营业,而广东惠东沃尔玛也于11月23日结业。如果再加上昨天关闭的4家门店,沃尔玛中国2021年已关闭31家大卖场。
现场有人员清除沃尔玛墙贴
商场内部正整理货架
12月7日,洪湖沃尔玛大门外已经摆放、张贴了停业公告。此前,沃尔玛中国回复南都称,因业主方将对物业进行整体升级改造,洪湖沃尔玛所在场地会被业主收回,将于12月7日起停止营业。
除沃尔玛外,整栋裙楼内,所有门店商铺也都为闭店状态,纷纷张贴出了停业公告。现场,沃尔玛二楼商超口已经关闭,仅余两位工作人员对扶梯旁墙上的沃尔玛墙贴进行清理,其告诉南都记者,沃尔玛内部正在拆除货架。隔着紧闭的铁门,南都记者可以听到内部货架拆除发出的声音。
作为内地第一家沃尔玛,洪湖沃尔玛的出现承载了不少深圳人的青春回忆。曾是洋气、高档商场的代名词,门口以洪湖沃尔玛为名的公交站台也在向众人叙说着不平凡的过往。
仍有市民欲来此购物
附近居民回忆25年前开业盛况
除了沃尔玛工作人员,现场还有不少市民,有市民表示,自己知道沃尔玛当天停业,作为附近居民,其对沃尔玛有不舍之情,因而专门在停业日来到现场。亦有市民表示,之前已经听说洪湖沃尔玛要停业,今日来此是想确认一下真假。
此外,还有不少市民并不知道洪湖沃尔玛12月7日起停业,想要来此购物,才发现沃尔玛已经停业。除了洪湖沃尔玛,位于一楼的建设银行等其他店铺也一并停业,有市民来此办业务吃了“闭门羹”。
从1989年起就居住在附近的市民梁女士告诉向南都记者,自己是看着洪湖沃尔玛从开店到停业的。
回忆起内地第一家沃尔玛洪湖沃尔玛开业时的盛况,梁女士表示,当时沃尔玛深受周围居民的欢迎,“很多人即使是不买东西,吃饱饭也会来这里走走,特别热闹。”
25年间,洪湖沃尔玛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不少便利,对于如今的停业,梁女士流露出了不解与不舍,“好好的沃尔玛怎么就要停业呢?想想是很不舍得,对于住在这附近的居民来说也是失去了一个便利。”
作价超2亿元出售
现场有中介探听情况
据南都记者了解,洪湖沃尔玛所属的湖景花园裙楼,其原业主方为深国投实业。据悉,该湖景花园1-3层裙楼,总建筑面积约1.7万㎡。
而在今年8月,深国投实业100%股权已顺利“易主”,而该湖景花园裙楼、即洪湖沃尔玛所在商场,作为深国投实业的核心资产,也由此变更。
该相关交易,也由第一太平戴维斯促成。第一太平戴维斯深圳公司总经理吴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确认该宗交易的存在,今年后半年约1.7万平方米的大宗商业物业被某国际基金买下,作价超过2亿元。
记者查阅相关股权公告,显示华润资本早在2016年,通过相关平台出售深国投实业的100%股权。8月11日,该深国投实业的100%股权最终以超2.81亿元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成交。目前,受让方信息仍处保密阶段。
大卖场逃离市中心下乡成趋势
租约十年周期集中到期
记者调查发现,沃尔玛深圳洪湖店1996年正式开业,已有25年历史;无锡太湖店2010年开业,经营了11年;重庆北城天街的沃尔玛2009年开业,也有12年,沃尔玛购物广场太原三墙路分店2006年开业,已经运营了15年。除此之外,上月关闭的沃尔玛广东惠东店、福建南安沃尔玛也都分别经营了10年之久。这些门店不仅运营时间长,而且大部分位于市中心或核心商圈。
按照沃尔玛方面的解释,上述门店的关店原因基本都是“租约到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规定: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除个别特殊物业,大卖场的租约通常按照十年一个周期。”
有商业资深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2000年前后曾是大卖场扩张的高峰期,2011-2012年曾出现过一轮租约到期、大卖场关店的高峰,如今十年过去,又一批门店租约陆续到期。
在电商、疫情等因素叠加之下,关闭的大卖场数量更是刷新历史纪录。
大卖场业态生命周期逐渐老化
除了租约问题,在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看来,大卖场这个业态开始逐渐老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业态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就像当年大卖场逐步取代南方大厦、东山百货这种传统百货那样,大卖场也有入市、成长、成熟、退出的生命周期,现在只是商业迭代问题,是正常的变化。”
首先,从成本角度看,房租、人力、水电等逐年上升,尤其以房租为重头。“十年前签约的大卖场租金相对很低,但市中心物业在过去十年溢价大幅飙升,十年后大卖场租金水平翻倍。”前述商业资深人士表示,市中心、核心商圈的租金已经令低毛利的大卖场无法承受。
其次,从消费角度看,占据核心商圈的大卖场的一站式购物已经失去了当初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临近各居民区的社区生鲜超市、邻里超市、水果店、烘焙店等小型店铺,以及便利店更能满足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
另外,从竞争角度看,大卖场廉价的商品价格优势已经不存在,同时在电商、到家业务、社区团购等新购物渠道的夹击下,大卖场不断丧失客流。
根据中国连锁协会前不久发布的《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显示,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在中国超市百强企业3.1万家的总门店中,占比降至14%,而面积小于2000平方米的社区超市占比超过七成。2020年大型超市可比门店同比销售增长率甚至不足1%。
在电商、疫情等因素叠加之下,大卖场业绩断崖式下跌。今年前三季度,京客隆大卖场收入6.8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收入为9.33亿元。今年上半年,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净利下降86%。截至2021年9月30日,该集团在国内共有491家大卖场、6家中型超市、68家小型超市。
大卖场撤出市中心延续商业规律
“市中心或核心商圈的这些大卖场,除人气高、营收持续增长,或者位置比较特殊,比如万达这种购物中心的主力店,否则很多门店租约到期后很难坚持续约。”一位商业地产人士表示,如果物业人气旺、溢价值高,业主很有可能会改造升级提升租金,不与大卖场续约。而如果物业人气不旺,大卖场经营不达预期,则大卖场自己不会主动续约。如此一来,市中心或核心商圈的大卖场会越来越少,而新增的大卖场为了降低成本,则会向租金便宜的郊区,以及三、四线下沉市场转移。
“大卖场撤出市中心,逐渐郊区、下沉市场化,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商业规律。“王先庆表示,以往城市化率比较低,消费从低线城市向中心城市、从城市周边向城市中心聚集。也正是那时候,大卖场纷纷扩张,以极低的租金价格拿下10-20年城市中心位置的物业。但当城市化率超过50%,消费开始扩散去中心化,大卖场也逐步向周边、下沉市场扩散。
根据中国连锁协会发布的《连锁超市经营情况报告(2021)》也显示,即便是疫情发生的2020年,大卖场在三线城市可比门店同比销售增长率远远超过小超市。南都记者此前调研也发现,广东阳江、茂名等县城商圈中,卜蜂莲花等大卖场是当地人气最旺的商家。
“从欧美日本市场以往的商业规律来看,市中心也没有大卖场,只有食品超市、生鲜超市,TESCO、家乐福等超市都在城郊开店。”广东商业实战专家和市场观察家张广忠表示,总体而言,大卖场在欧美、日本市场都先后撤出大城市核心商圈,向周边新城区、新兴活力城市转移、扩张,这既是大城市中心区土地及综合价值不断提升的倒逼,也是大城市圈周边中小城区下沉市场消费力累积提升且爆发的需求所在。“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消费力增长的缩影,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从大卖场在大城市中心区的逐步淡出,到会员制仓储店的近年大热,零售业态的兴衰、轮换,与互联网经济、数字化驱动的经济技术大环境息息相关。”张广忠表示,现代商业的买卖双方,从业者和消费者的关系,更加密切和需要互动。通过数字化的技术,互联互通的平台,在线化的社交媒体,可以把两者很好地联系在一起。“连锁零售业的未来发展主流趋势,一定是线下线上的全面融合。付费制会员店,是一个线下线上融合很好的一种业态,是一个营收多元化符合的商业模式。”
来源:南方都市报、N视频报道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