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跑、引体向上……不及格拿不到毕业证,“最严体育校规”上热搜

如果你是这所大学的

大一新生

你的中长跑、引体向上

仰卧起坐、立定跳远不及格的话

抱歉

4年后,你将拿不到毕业证!

这并非玩笑

这所出台“最严体育校规”的大学

就是云南大学

该校从2021年秋季开始

把学生体质测试与毕业证直接挂钩

意味着女生最怕的中长跑

男生头疼的引体向上

不仅每学期都考

而且如果总分不及格

哪怕学习成绩再好

也拿不到云大毕业证

云大的体育新规要求

本科所有年级均开设体育必修课

其中大一、大二为144学时

大三48学时,大四8学时

总计200学时

(注:国家要求为144学时)

不仅课时增加

每学期体育课考试内容也变成:

50%运动技能

+40%体质测试

+10%平时成绩

举个例子

过去张三体育课选修乒乓球

那么他的体育课“学与考”都是乒乓球

中长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体测

很少甚至完全不会出现在体育课上

而现在

张三每学期的体育100分

=乒乓球50分+体测40分+平时成绩10分

2021年9月3日,

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

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

与健康调研结果,

其中提到了大学生

身体素质下滑等问题。

其实“大学体测挂科,

拿不到毕业证”

并非云南大学首创,

而是教育部规定。

大学体测成绩与毕业挂钩的规定

2007年就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中

但一直以来

能不折不扣执行的高校并不多

重视一点的

体测占体育课考分比例不到20%

究其原因

恐怕是若严格执行

不少大学生都将无法毕业

而云南大学这一“狠招”

真的都让学生热火朝天动起来了

来看看现场吧 !

体育老师带大家做准备活动

“云大定制款”立定跳远测试

这样的上肢力量,是不是似曾相识?

针对各种关切,

新华体育采访了

云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王宗平教授,

详细回答大家的疑问。

问题1

这个校规是“一刀切”吗?特殊学生群体怎么办?

答:这并非“一刀切”,因病或残疾学生有绿色通道,可以免测。健康的学生,只要认真上好体育课,课后再适当锻炼,可以说达到及格难度不大。

问题2

这个校规是学校想出来的么?有什么依据?

答:大学体测与毕业挂钩的规定并非云南大学首创,云大是在严格执行教育部要求。2007年,类似规定就出现在教育部文件中。

支撑这一校规的其他文件内容还包括:

《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教高【2019】6号)中“加强学生体育课程考核,不能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者不能毕业”(这里的合格要求是60分)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14】4号)中“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

《教育部关于印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通知》(教体艺【2014】5号)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毕业时,《标准》测试的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或肄业处理”等。

问题3

体测不及格可以补考么?

答:可以,而且可以多次补测。只要跟体育老师预约补测时间,补测过了,依然算成绩有效。

问题4

体测的及格线要求高不高?

答:体测都是国家标准,国标考虑到各地区、各民族、城乡间的各种差异,已是最低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过了五次修订,每修订一次,标准就下降一次。以大学男子组1000米为例:1989年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60分合格是3分55秒,2014年是4分32秒,降低了37秒。大学女子组800米从1989年的3分50秒降至2014年的4分34秒,降了44秒。

问题5

体测挂科,拿不到大学毕业证,合理不?

答:体测,其实是“国测”,是国家要求的测试,是国家要求“合格”才能毕业。体测纳入体育课,是全国高校的常规做法。

体育课跟其他课一样,比如,若大学期间高等数学挂科,补考不及格,同样拿不到毕业证。认可“体育好”,也是一种能力。

问题6

这个校规的设计初衷是什么?

答:多年来,大学生体质下滑是不争的事实。2021年9月3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其中就提到大学生身体素质下滑等问题。

云大下决心、下力气推动体测不及格不发毕业证,就是想发挥考试的正向指挥棒作用,让大学生们真正动起来,这是一种“善意的强制”,希望他们通过锻炼都有健康体魄。

有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养成只要21天,如果能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我们愿花四年帮助他们养成。

某大学生:需要在协助下才能完成一个引体向上。

昆明某小区大爷:一口气二十个不成问题。

在今年东京奥运会和

西安全运会期间,

网友对体育赛事和

运动员的高度关注说明,

当代年轻人并非真的对体育

不感兴趣或者“深恶痛绝”。

只是当要跑、

要跳的人是自己时,

很多人就面露难色了。

不少网友所建议,

身体素质锻炼要从娃娃抓起。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

足球场、篮球馆、舞蹈室

成了孩子们课后的新去处。

在那里,

他们能体验冲撞,体验汗水,

体验到生命最原始的活力。

如果就此坚持下去,

当这一代人成为大学生、

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不仅可以拥有

更健康的体魄,

还能磨砺出更坚强的

意志力和抗压能力。

在湖南的高校中,

有一项号称

“大学四年一定要体验一次“的活动,

是在两天内徒步行走近100公里。

每一次的活动中,

都能看到有人一瘸一拐,

有人互相搀扶,

更有人一边走一边抹眼泪。

但通过终点后,

每个人都笑得很开心,

甚至不少人会说“下次再来”。

对这些平日里埋头书本的

年轻人来说,

那一刻,

他们深深体验到,

“体育好”也是一种能力,

它和“学习好”一样值得骄傲。

当这样的观念成为一种常识,

“最严体育校规”

大概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我们也离成功的体育教育不远了。

来源:新华网、长江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