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生家长分成11类 因材施教还是因“财”施教?


近日,山西省原平市第一小学某班级对学生家庭情况进行调查,把学生分为“领导子女”“企业老板子女”等11类,引发舆论热议。老师为何如此“悉心”收集家长信息?这又跟教学有什么关系?来看记者调查。

近日,网传图片显示,山西忻州原平市第一小学一张情况统计表将学生划为11类,其中包括“领导子女”“权势垄断部门子女”“企业老板子女”“外地来、各种关系过来的学生”“家长有犯罪前科的学生”等。引发舆情后,涉事学校相关人员表示,统计家长身份信息的本意是“摸排需要重点关心、关爱的留守儿童、家庭困难儿童”。

山西省原平市第一小学 工作人员:这个事情咱们已经停止调查了,部分班主任没有领会这个意思,他这个做法不恰当,按照上面的安排做这个工作了,但是他对会议精神没有深刻领会到,理解欠缺了,做法不妥当,我们已经对这个老师进行了批评和警告处分。

原平市教育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责成涉事学校纠正错误做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解释工作。经研究决定,对原平一小在全市教科系统进行通报批评,对原平一小校长诫勉谈话,给予原平一小分管副校长警告处分,取消三年级教研组长和三年级(2)班班主任当年评优评模资格,当年不得晋升职称。关于“有无必要收集家长职务信息”的争论近来频频受关注,多地教育部门也明确解释了事出缘由:或系心理健康服务调查需要,或属中小学学籍信息系统填报惯例。家长们对此也意见不一。

多数家长们表示,收集家庭基础信息是有必要的,但是收集家长的职务信息,已经涉及到个人隐私范畴,更有可能导致学校老师“嫌贫爱富”,区别化对待家里“无权无势”的学生。近年来,有媒体就曾报道,有学校利用各种方式收集掌握学生家长信息,然后委任“有权有势”的家长为家委会委员,或者给“有权有势”的家长发出向学校捐赠物资的信息。

随后,记者就此问题咨询了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学者。

专家表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构建家校信任关系。

来源:经视直播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