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国民党军有20万兵力优势,怎么就完败了?

73年前,淮海战役打响。这场战役历时66天,共歼灭敌军55万余人,是三大战役中唯一的人民解放军在总兵力少于国民党军队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的战役。

谁立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

对于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毛泽东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他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粟裕是我国十位开国大将之首。解放战争打响后,粟裕身处华中战场第一线,创造了苏中七战七捷、击宿北、攻鲁南、取莱芜、鏖战孟良崮等战争史上的奇迹。

毛泽东想派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渡江南下,迫使蒋介石把中原地区的部队调回江南。

此时粟裕还不知道中央的决定。粟裕根据自己半年来外线作战的实践认为,改变中原战局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

1948年1月22日,警卫员将一份电报交给了毛泽东。在这份赫赫有名的“子养电”中,粟裕用了“斗胆直陈”四个字。

在电报中粟裕讲述了自己的看法。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战术的变化,“我军的歼灭战将进一步向更大规模发展,这可能是个客观规律”。只有“高度集中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才能逐次歼灭敌军主力,迅速改变中原战局”。

1948年1月27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的名义发去电报决定渡江南进。按照中央军委部署,2月下旬,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第一、四、六纵队等部队渡黄河,进入濮阳地区休整。

1934年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减员二分之一的经历,让粟裕对脱离根据地的敌后转战抱谨慎态度。

此次南渡长江,华野要走的路程比那时的抗日先遣队要远一倍,一旦渡江将面临巨大的非战斗减员。经过长期的推理,粟裕坚定了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仗和蒋介石较量一番的决心。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他以个人名义向中央军委发出了长达三千字的电报,详细陈述逐鹿中原大计。

毛泽东及中央其他领导在征求刘伯承、陈毅等人的意见之后,同意“目前粟裕兵团(一、四、六纵)的任务,尚不是立即渡江,而是开辟渡江的道路”。同时,决定与国民党军队在徐州一带的主力兵团展开决战,指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当时,解放军有60万人,而国民党军有80万人。在比我军多足足20万兵力的优势之下,国民党军却是完败。

淮海战役,我们到底是靠什么取胜的呢?

解放军越打越多,国民党军越打越少

解放军是不是在战役期间一直保持60万兵力呢?答案是否定的。

淮海战役中、后期,解放军的纵队和师(旅)的总数量基本无变化,但部队的实力却有较大增强。66天中,各军区共为前线升级补充了10万以上新兵。

这里面,除从主力纵队调拨解放区新兵外,更厉害的是解放军的“即俘、即补、即教、即战”。快的话,上午才俘虏的国民党兵,下午就编进连队拿起枪战斗,这使部队在伤亡较大的情况下,仍能保持强大的作战能力。国民党军队越打越少,又无士兵可以补充,解放军却越打越多,淮海战役第一、第二阶段中俘虏的国民党军的大多数都及时补入了解放军部队,成为除地方武装升级外的最主要的兵员补充途径。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淮海战役总前委“五大书记”之一,时任华中野战军副司令、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这句话日后与淮海战役一起名扬四海,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人民群众军民团结、鱼水情深最为生动的写照和代言。

战斗打响后,解放军的推进异常缓慢,华野部队的粮食供应出现了困难。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仅靠各粮站紧急调往运河以西的粮食做补给,既耗费大量人力,又有可能赶不上部队移动的速度。

在这危急之时,张云逸当机立断,采取最便捷的方式——征粮。

张云逸给征粮部队下达了必须遵守的纪律。他要求各部队在征粮过程中采取宣传动员与照顾群众相结合的办法。

一方面,张云逸要求征粮部队向百姓介绍战场形势,让他们了解征粮的目的。他还特别强调,要和老百姓讲清楚,解放军是借粮,战役结束后如数奉还。

另一方面,他还在征借过程中做到有重有轻,秋征负担轻的地方多借,秋征负担重的地方少借,灾区一般不借,并确保群众总负担率不超过30%。

从这些珍贵影像中可以看出,老百姓推着独轮车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小车上堆满了装粮食的麻袋。粮食困难慢慢得到缓解。

得益于此,解放军方面在没有固定后方、没有空中运输线的情况下,基本没有受到来自于后勤补给上的威胁。

淮海战役期间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动用担架20.6万副,车辆88万辆,挑子30.5万副,牲畜76.7万头,共向前线运送1460多万吨弹药、9.6亿斤粮食等军需物资。

平均每天打好几万发炮弹,这么多弹药从哪儿来?

除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强大的火力也是我军获得这场胜利的关键性因素。

大连,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从这里生产出的弹药可以通过海运抵达山东,免去了陆运的舟车劳顿。更重要的是,大连是近代工业的发育地之一、是大连钢厂的所在地。大连成为了我军在解放战争期间军工生产的主力。

随着华野转至徐州以南、以西地区作战,弹药运输里程增长,弹药补给困难。

张云逸和华东局其他领导研究后决定,利用大连钢厂的设备为主体,快速建立兵工厂,为淮海战场及其他战场生产炮弹。

很快,大连兵工厂的设备加足马力开始工作。生产线昼夜不停地飞速运转,炮弹钢、发射药、引信、七五山炮弹源源不断从大连发出。

为了绕过国民党军的海上封锁,张云逸等人提出,让解放军的军需运输船先从大连出发朝东驶入朝鲜海域,之后掉头沿西南方向朝威海俚岛进发,再由山东支前大军用成千上万辆小推车运往前线。

1949年1月4日,华野司令部发出了总攻的命令。两天后,几十万华野部队从四面向陈官庄发起总攻。

几乎是同一时间,蒋介石命令杜聿明立刻率部突围。决战刚打响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解放军的官兵刚刚从战壕里露出头准备战斗,国民党的士兵就纷纷举手投降了。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迎来了最后胜利。

来源:CCTV国家记忆微信公众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