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一则《关于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通知》。
通知显示,经研究,决定在上海市、广东省深圳市、四川省成都市、河北省廊坊市、山西省长治市、江苏省常州市、浙江省金华市、安徽省铜陵市、福建省三明市、湖北省宜昌市、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山东省诸城市设立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全国设立12个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湖北宜昌榜上有名,祝贺!
作为湖北省唯一,全国12个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之一的宜昌,将如何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宜昌特色、中部领先、全国前列的“宜学之城”?近日,宜昌市人民政府印发《宜昌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了行动目标及主要改革任务。
关键词1
到2025年,课业负担明显减轻
行动目标明确,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宜昌特色的优质均衡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从刚性保障向弹性供给转变,从外延拓展向内涵深化转变,从基本满足向更加满意转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高质量普及学前教育,高标准推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办好高中教育,融合发展特殊教育,多样化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课程教学与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生态更加优化,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众,县域、城乡、学校之间高位均衡,育人质量明显提高,课业负担明显减轻,学生获得感、教师荣誉感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综合改革示范。主动承担国家、湖北省教育重大改革任务,聚焦“五育并举”、创新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等,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教育改革创新创造“宜昌经验”。
优质均衡领跑。建立健全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着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促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公平教育、更加多样的优质教育提供“宜昌方案”。
教师发展高地。健全师德师风建设及名师名校长培育长效机制,教师育德、课堂变革、课程创新、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全面提升。建好教师培训学院,培育一批教师发展基地学校,为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贡献“宜昌智慧”。
教育治理先行。深化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积极参与、各方合力推进的教育公共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改革,为实现区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宜昌路径”。
关键词2
开齐开足体育课设立劳动教育课
如何通过改革,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办法明确,宜昌将推进德育综合改革,让思政课堂活起来、强起来、实起来。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推进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放大“以学定教、自主合作”特色课堂效应。实验项目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化教学,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路径和深度学习的实践模式。在各学段各学科打造一批名师精品课程,培育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和案例,引领推动新一轮课程改革。
强化身心健康发展。树立“健康第一”理念,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保证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建立体育课堂质量标准,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每所学校开设更多的运动项目,每名学生掌握1至2项终身受益的运动技能。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公示制度,健全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确保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良率分别达到95%、60%以上。
实施美育提升行动。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构建以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课程为主体,其他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两翼的多元美育课程体系。完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机制,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年度报告制度,将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引导每位学生养成1—2项艺术爱好和特长。
创新落实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其他课程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设立劳动教育周,建立校内校外劳动清单制度,全面客观记录学生劳动过程和结果,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用好中小学综合实践等基地(营地)资源和社会资源,指导实践基地开发活页教程,确立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全市建成5个劳动教育示范县(市、区),20个市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00个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全面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深入开展。
关键词3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
如何促进教育资源地域化、特色化、多元化共建共享。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让每类学校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宜昌将从6个方向努力。
实施学校布局优化调整。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人口变化情况,统筹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着力增加城镇学位供给和城乡教育资源优质均衡,有效解决“城镇挤、乡村空”问题。确保教育经费投入有机衔接,新增教育资源主要向人口集中居住地投放,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城市发展新区学校建设。
巩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规范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联动机制,确保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在5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化创建工作,力争50%以上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评估。建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确保大班额动态清零,实现优质均衡标准班额。研制初中教育指导意见,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建成一批“窗口”学校。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学校“小而优”发展。
促进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大力实施普通高中“综合+特色”项目,推进“学校、教师、校长、管理”四位一体普通高中教育结构性改革。打破普通高中等级界限,深化城区普通高中“3+3”分类发展。加快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市级示范区和示范校建设,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生生涯发展指导、综合素质评价、选课走班和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加快普通高中学科特色课程建设,构建100个精品课程群、50个创新实验室。加强“强基计划”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展“高中生素质提升计划”项目,完善具有特殊才能及超常教育需求学生的甄别、发现与培养机制,探索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课程、共同培养模式。
深化特殊教育融合融通。推动创新教育不断发展。借助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建立创新教育指导中心及一批中小学生创新教育基地、科技体验场馆和创新学习中心。全面提升学生及教师创新素养。
此外,宜昌还将深化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巩固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成果,落实教师管理新机制,推动优秀校长和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施教师教育素养提升行动计划,落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等改革措施。
加大教育评价改革力度。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综合施策,系统构建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凝聚改革共识,加强舆论引导,有效引导预期,推动全社会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为根本的教育价值观和教育发展理念。加强教育治理现代化改革。推进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
来源:长江云 教育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