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新辉红色记忆博物馆的一个展柜里,展示着1964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发行的号外,报纸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红色字样引人注目。报纸下方,是一条叠得方方正正的小棉被。
“这条棉被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邓稼先在新疆从事原子弹研究期间,晚上加班时裹在腰腿部御寒用的,由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亲手缝制。”该博物馆负责人华新辉介绍。
2012年4月,华新辉去北京出差时,专门拜访了时年84岁的许鹿希。许鹿希向华新辉回忆起邓稼先参与原子弹研究的经历,并告诉华新辉,当年邓稼先远赴新疆,隐姓埋名,进行“两弹一星”的科学研究,他对新疆有难以割舍的感情。
除了小棉被,许鹿希还将邓稼先研发原子弹时的一张手稿、一个公文包赠送给华新辉。许鹿希说:“为什么我会把这些珍贵的东西送给你?因为你的博物馆在新疆。邓稼先一生的事业大都是在新疆完成的,我也对新疆有特殊的感情。”
邓稼先少年时,父亲曾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后来,为了研发原子弹,邓稼先常年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工作,极少回家探望家人。
曾经有人问许鹿希,为何能忍受和丈夫常年分离的生活?
许鹿希说:“我不仅见过洋人,还见过洋鬼子;不仅见过飞机,还见过敌人的飞机在空中盘旋轰炸自己的家园;不仅挨过饿,还被敌人的炮火逼着躲进防空洞忍饥挨冻。”
许鹿希充分理解邓稼先为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因为祖国的召唤,邓稼先选择牺牲自己;因为爱,许鹿希选择常年的等待与坚守。这是夫妻俩共同的家国情怀。
来源:新疆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