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经济“期中答卷”成绩喜人 “全年精彩”还需发挥科创优势

上半年,武汉经济“开局漂亮”,交出了优异的“期中答卷”,经济增速实现了较2019年同期和近两年平均“双转正”,今年上半年,武汉实现GDP8251.5亿元,同比增长28.6%,较2019年同期增长3.5%,两年平均增长1.7%。此外,武汉市上半年实现了三个过“千亿”,武汉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武汉东湖开发区GDP首次突破千亿元,武汉市6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也突破千亿元,创下2019年7月以来23个月新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李佐军,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晖明等专家表示,武汉经济的强势转正,在全国具有风向标意义。“期中考”成绩超预期 ,“全年精彩”需发挥科创优势!

华工科技核心子公司华工正源5G模块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生产线上忙碌

“武汉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书记、研究员李佐军

“从武汉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来看,武汉疫后重振、经济复苏的力度,超出我们的预期。这让人深刻感受到武汉上下一心一意谋发展的决心和干劲。”

李佐军认为,作为最早遭受疫情重创的城市,武汉去年经济受影响比较大,“解封”又经历了抗洪、疫后重振,经济全面恢复需要一个过程。由于武汉市委市政府工作比较到位,加上武汉的经济基础比较好、科技创新的能力比较强,经济富有韧性,所以从现有的经济指标表现来看,武汉今年上半年经济表现远超预期,表现出“快、好、强、稳”的良好势头。

实现“全年精彩”,李佐军对武汉寄予厚望。立足“双循环”,他建议武汉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在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上有更大作为。李佐军认为,“双循环”的关键是扩大内需,武汉是汽车制造业中心,也是销售中心,建议进一步拓展汽车消费市场。投资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重点是新基建,武汉在信息数据的基础设施新基建等方面具备“起飞”的可能。

“武汉新旧动能转换表现喜人”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

贾康认为,武汉上半年在供给侧结构改革尤其是新旧动能转换方面,表现喜人: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今年上半年全面开工,计划在3—5年时间打造8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7个湖北实验室,以及5大类型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科创板上市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高技术制造业都加快壮大。“武汉锐意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未来可期,下一步,武汉还要积极加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解决高新技术卡脖子难题的大会战,在本土做大做强‘光芯屏端网’万亿企业集群。”

近些年,贾康对于能源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引擎。他欣喜地看到于7月16日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其注册登记系统设在武汉,将带来超千亿元产业,引领中部绿色崛起。

贾康还注意到,武汉上半年招商形势喜人,小鹏汽车、新希望集团、华联SKP等国内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纷纷进军武汉,众多跨国公司在汉设立华中总部。他说:“武汉这个城市的发展机会是非常明显的,企业和资本对投资武汉信心很足。”

“武汉在全国具有独特区域性产业集群”

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张晖明

张晖明表示,去年以来,中国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国内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得比较好。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全国产供销关系逐步恢复,这说明中国产业体系自身的自我配套能力比较强。具体到湖北武汉,跟全国疫后重振、经济复苏是基本同步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表明武汉的整个产业体系是全国性产业分工体系、产业链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总体而言,武汉已经从受去年疫情冲击,断崖式下滑的低谷走出来了,这非常好。”张晖明说,随着全国经济的强力复苏,武汉各项经济指标都有非常好的表现。从产业结构来看,武汉区域产业特点非常明显,在全国产业分工体系里面有自己独特的区域性产业集群,比如新能源汽车、平板电脑、光纤、工业机器人等高新产业今年大幅增长,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表现抢眼,同比增长514.4%。这正好赶上了社会对汽车消费的升级,助力汽车产业升级。

在他看来,武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在中部地区具有龙头地位。武汉城市产业基础雄厚、高校众多、科教资源丰富、消费人口集聚,在武汉城市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龙头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位于武汉的中国光谷在全国产业版图地位特殊,影响巨大,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很好地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这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集聚能力有关。未来还要在产业链、价值链、产业集群打造上更好发力。

来源:长江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