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杨柳湾镇施家湖村滑坡现场。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龚楠楠
阅读提要
6月27日、28日,黄冈市英山县、罗田县成功处置两起山体滑坡险情,未发生人员伤亡。险情是如何处置的?转移群众如何安置?第三轮强降雨将至,如何避免次生灾害发生?
6月3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赴滑坡发生地——英山县杨柳湾镇施家湖村、罗田县匡河镇分水岭村实地探访,通往滑坡现场的道路已封闭警戒,周边群众已安全转移、村企24小时值班巡逻。
应对得力
全部人员滑坡前撤出矿区
6月27日下午,英山县杨柳湾镇施家湖村,在建的施家湖采石场附近山体因强降雨发生滑坡。经初步测量,滑坡体规模约1.29万立方米。
该县地矿局局长马勇介绍,2020年11月,施家湖采石场取得采矿许可,去年12月进场启动采矿前期工程作业,目前尚未正式投产。
6月26日晚,英山县发布强降雨预警,杨柳湾镇第一时间发出防汛工作指令。“采石场在强降雨期间停止一切作业,施工人员全部撤离,在矿区周围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施家湖村党支部书记肖强介绍,采石场是村里的重点防汛部位,村企共同成立巡查队,只要下雨,两人一组轮流排班,24小时不间断巡查。
“滑坡发生在6月27日下午3时50分左右,泥土裹挟着石块滚了下来,整个过程持续了一二十秒。”施家湖采石场负责人刘华璐说,当天他和村干部在附近巡查,听到响动迅速赶了过来。
“滑坡附近还有民房,涉及3户7人,赶紧转移。”该县应急管理局局长杨晨曦赶赴现场核实灾情。当晚,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指导救援,7名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
“山体含水量大,容易发生次生灾害,抢险人员、车辆必须尽快撤离现场。”英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给出应急处置方案。
记者看到,滑坡现场已设置警示牌、拉起警戒线,滑坡的石块、土方将通往施家湖采石场矿区的道路堵得严严实实,裸露的山体盖上了防雨布,防止新一轮降雨冲刷山体引发次生灾害。
塘水变浑
村支书及时发现滑坡险情
“上午巡查时塘水还是清的,下午就变浑了。”6月28日下午3时50分许,罗田县匡河镇分水岭村党支部书记朱双全巡查时,发现七组鄂家塆大塘有浑水,“继续沿塘边山体巡查,发现山体有滑坡迹象,第一时间向匡河镇和相关单位报告。”
“经过测量,滑坡规模2万立方米,还有潜在变形方量5000立方米。”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技术人员张满介绍,滑坡规模属于小型,但山体陡峭,滑坡现场距318国道直线距离不到300米,距居民房屋最近处不到50米,危及坡脚处13户22人(其中2户无人居住)。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罗田县委书记、县长郝爱芳一边向上级报告,一边组织群众转移。
6月28日晚9时许,受滑坡直接威胁的4户8人全部转移;29日上午,附近的7户14人也转移到安全区域。“危险区域已经全部封锁,并设立警示标志。”匡河镇党委书记闻静说,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避免次生灾害引发人员伤亡。
“根据监测,滑坡体仍在发展。”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宋涤尘说,6月30日下午,将在滑坡现场安装两台自动检测设备,24小时监测滑坡体,一旦有情况,设备可自动报警。
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塘依然浑浊,水利部门正在现场抽排。“让水位降至死水位,为可能发生的再次滑坡腾出库容。”张满说。
目前,匡河镇已对滑坡点周边1000米范围设置警示带并安排人值守,禁止群众进入危险地带,并成立巡查监测专班,24小时值班值守,及时报告有关情况。
险情不排除
村民不返家
“家里危险不敢住,这里安全。”在英山县杨柳湾镇施家湖村易地搬迁安置点,记者见到70岁的村民徐春芳。6月27日晚,她被转移安置到这里。
村干部介绍,平日里,徐春芳和儿子一起住,原计划安排两人去镇上住宾馆,老人不同意,村里就把安置点的一套空房打扫出来,安顿两人住下。
“村里送来了米、面、油,有吃有喝,什么都不缺。”徐春芳带记者参观这个临时住处,两室一厅小巧紧凑,厨房、卫生间齐备,进屋的墙上还有一台电视。
“险情不排除,您千万别回去。”看到徐春芳惦记着家里的两头猪,镇村干部反复叮嘱老人。
和徐春芳一样,罗田县分水岭村74岁的余凤云也担心家里的牲畜饿着了。险情发生,她和老伴来到相距近1公里的小儿子家。
“我们每天巡查,会进屋喂食的,您就安心住着。”镇村干部一席话,让老人吃下了定心丸。
目前,英山、罗田两起险情涉及的转移村民,大多数投亲靠友,其余则在安置点或者附近宾馆酒店入住,镇村已为安置村民配齐相关生活和防疫物资。
6月30日,黄冈市召开梅雨期第三轮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视频调度会议。该市发布提示,未来一周将迎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要求各县市区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及城乡内涝等。
来源: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