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90后博导,亮了!

5月29日,周六

华中科技大学

绿色合成与催化团队实验室

一片忙碌

一身蓝色实验服、头戴护目镜的

唐从辉

正带着学生们做实验

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唐从辉在给学生上课。记者肖僖 摄

出生于1991年的唐从辉

已是华中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

他带领着一个年轻的团队

从导师到学生都是“90后”和“00后”

他们的研究方向是

能源和医药导向的绿色催化

“我们每周休息一天

今天原本是休息日

但因为有课题需要抓进度

大家又都过来工作了

科研攻关一刻都不能等”


1

专业第一保送北大

海外读博毕业回母校任教

唐从辉是湖北仙桃人

高考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随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

保送至北京大学毕业后

前往德国和美国攻读博士后

于2020年回到母校任教

唐从辉在做实验。记者肖僖 摄

“我很幸运在高中遇到一位非常有热情、有方法的化学老师,在一次课上,讲到苯环的一种命名为凯库勒结构式是为了纪念化学家凯库勒他对学生们说:‘希望有一天我的学生当中也出现一位化学家研究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成果写进教科书里我们在书中相遇’”

这段话让唐从辉深受触动

从那时起就决定要走化学研究的道路

在国外结束学业后

他毫不犹豫回到母校任教


2

每周7天、每天14-15小时实验是常态

唐从辉的研究方向是液体有机储氢

利用有机分子可逆的脱氢和加氢

发展高储氢容量的分子

和温和条件下的加氢脱氢过程

实现高效率的氢能储运

他说

“目前,氢能储运已经可以实现

但还有不断突破的空间”

唐从辉在做实验。记者肖僖 摄

科研路上的每一步都不容易

尤其是在国际上竞争激烈的新领域

为了寻找催化剂发挥的最佳性能条件

唐从辉和学生们

要针对同一反应尝试数百次

每周工作七天

每天14-15小时是常态


3

和大多学生同龄

实验室氛围轻松活泼

在实验室里

除了高精尖的化学实验设备

还有一些“年轻”的小细节

冰箱上贴着“实验室安全卫生守则”:

“实验千万条

安全第一条

操作不规范

亲人两行泪”

冰箱上方放着一个音响

是学生们听歌用的

唐从辉在给学生讲解题目。记者肖僖 摄

唐从辉带的博士生大多和他同龄

在谈专业时他是严格的导师

专业之余

他更像一起学习的“同班同学”

一起打篮球

跑校园马拉松


2020级博士生薛文轩

是唐从辉带的第一个博士生

他说,选择唐老师

就是看中了他的年轻


谈起年轻博导的特质

唐从辉说了两个词:

活力和信息化

“我希望实验室氛围是轻松活跃的

心情愉悦,大脑才转得快”

他为课题组制作了一个英文网页

展示团队成员、研究方向、科研进展等

他说

“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开放的时代

我们要看世界

也要为世界提供一个

看到我们的窗口”


来源:长江日报

编辑:孔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