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尊友、张文宏喊话:口罩+疫苗,从容!

当前,安徽六安、辽宁营口相继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国内疫情牵动着无数国人的心,这给我们的疫情防控再次敲响警钟。疫情防控存在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确定性,我们必须慎终如始、时刻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快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倡导以“口罩+疫苗”的姿势从容应对疫情

近期美国疾控中心宣布,完成新冠疫苗接种后,不需要再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目前在我国有一些疫情控制比较好的地方,有一些公众也开始不佩戴口罩。

对此,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指出,疫苗是预防新冠的生物学手段,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是我们预防新冠的公共卫生手段,这两个手段是包容的,可以同时采取的,不是互相排斥的。在人群没有实现群体免疫的情况下,即使打了疫苗,也仍然需要坚持戴口罩。

吴尊友

“戴口罩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吴尊友称,口罩的作用,就是把空气当中的颗粒物以及吸附在颗粒上的病原微生物排除在我们吸入的空气之外,既可以防病,也可以减少呼吸道的负荷。“只要空气良好,对于儿童也好、对于我们成年人也好,应该说不会由于你坚持戴口罩了,使得你的呼吸道变得更加敏感、不适应了。所以坚持戴口罩,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个大家不用担心。”

对于中国最近出现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辽宁、安徽点状疫情的出现,说明疫情会在人们不经意间袭来,并在防控不严密时蔓延。他倡导以“口罩+疫苗”的姿势从容应对疫情。张文宏表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旅游可以去,口罩还不能摘”。他指出,风险还是有的,在疫情中形成的日常防护习惯一定要保留,特别是参加不熟悉人群的聚会,口罩不能摘,自我防护极为重要。

张文宏

此外,对于全球疫情现状,张文宏强调:在疫情全球都在蔓延的期间,我们现在的疫情是不可能说结束就结束了。就按现在疫情蔓延的情况,以及疫苗注射的速度来看,这个疫情目前停止下来的概率基本上是越来越小。未来世界的开放取决于两点,一点疫苗接种是不是完善、完备;第二我们整体疫情控制的好或者不好。这两点做得好,国家整体经济影响,日常生活就不太会受影响。


防疫之弦不能松 免疫屏障加快建

构筑免疫屏障,疫苗接种是道必答题。当前,接种疫苗仍是实现群体免疫最安全、最高效的方式,也是控制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有力武器。

据法新社使用各国官方数据进行的统计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8日23时30分,全球210个国家或地区总计接种1500017337剂新冠疫苗。接种剂量居前三位的国家分别为中国、美国和印度,三国接种总剂数约占全球接种总量的近60%。

大学生接种新冠疫苗

我国虽然接种剂次全球第一,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接种率仍远低于英美等国,离构建免疫屏障的70%、80%仍有距离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除非所有人都安全,否则没有人是安全的。他强调在中国要建立一个广泛的群体免疫,现在初步看起来假如说疫苗的有效率是70%的话,那么大概要80%以上的老百姓接受疫苗接种。所以这个是非常急迫的,一个是要大规模地接种建立全体免疫,另外一个接种的越早,建立的群体免疫越早,这个病毒的变异就越少,这个对于我们来说非常迫切。

钟南山

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了,群体免疫屏障形成了、稳固了,才能更好地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从根本上控制新冠疫情发展,更好地维护好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从国家大局来说,大家尽早去接种疫苗,就能越快地形成免疫屏障,有效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从个人防护的角度来说,接种了疫苗相当于多穿了一层“黄金铠甲”,自身感染的几率将大大降低。从我做起,切断病毒的传播链条,也可彰显公民责任感。

来源:长江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