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黄州的一场小雨,让苏东坡与谭咏麟跨时空重逢在央视

定风波谭咏麟 - 经典咏流传第四季 第1期

点击观看视频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途中遇雨,便写出这样一首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的词来。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谁能想得到

这竟是七十岁的谭咏麟?粤语首唱古词嗓音浑厚,精神矍烁台风稳健,奔放自如在他极具摇滚风格的演唱中眼前仿佛浮现了东坡居士在风雨中大无畏地往前走的身影“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身蓑衣便可渡一生

▲摄影:黄冈市摄影家协会主席 方华国

在节目舞台上苏轼算是“常”客常讲,常唱,亦常新这首《定风波》谭咏麟便在歌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小段摩托车引擎的轰鸣声他这样解释道:古代诗歌流传至今已久也想加入一些现代元素与之融合古人纵马扬鞭现代对应的即是摩托潇洒豪迈的气势同样可以展现得淋漓尽致

苏轼这一生可谓是尝遍人生百苦人生难免有低谷每个人的选择都各不相同有人因此对入世绝望归隐山林,诗酒相伴有人始终走不出苦闷心力交瘁,抑郁而终而同样身陷困窘的苏轼却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了一条解脱之道被贬黄州的他带领百姓积极抗疫开垦荒地自建雪堂随后下广东,渡海南流连荔枝林,观苍凉落日就算再蛮荒,再艰苦他也总能从苦中寻乐,随遇而安这样的苏轼当之无愧成为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苏轼的人生如同逆旅半生贬谪,从云入泥可豁达如他心中自有一方净土落在他一生中的苦难何尝能压倒他任风雨飘摇且吟啸徐行将贫瘠人生过得有滋有味大浪风波都能成眼中美景

谭咏麟坦言苏轼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仕途起落,宦海浮沉大梦一场,几度秋凉人生失意,他却能过得畅快之极酿酒做菜,自创“东坡肉”修堤筑坝,成就“苏堤春晓”写诗作词更是不在话下就算贬至蛮荒之地也能悠悠“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演唱过程中,谭咏麟即兴加了两句爽朗笑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气概尽显无遗有一种英雄主义便是在认清生活之后仍然热爱生活在逆境中怡然自适的苏轼铮铮铁骨,尚有柔情笑迎人生风雨,乃真英雄也

其实“不老歌王”谭咏麟的音乐道路上也有着与苏轼相似的豁达和热爱年轻时对音乐格外痴迷18岁与好友组建“失败者”乐队却在三年后宣布解散随后谭咏麟听从父母建议远赴新加坡读经济学但他仍心心念念音乐和舞台心有不甘使他毅然决然地退学回港一直为成为“歌者”的梦想而努力 他所在的“温拿乐队”成功立足香港乐坛甚至一度红遍东南亚越是成名越是对自己严格要求谭咏麟日夜琢磨发音咬字潜心学习作曲原理经过多年的奋战终于开启了香港歌坛上属于他的超级巨星时代 后来谭咏麟进军影坛拍了许多卖座的影片成为第一位夺得金马奖影帝的香港歌手尽管演员之路成绩斐然他仍不忘初心,发歌不断截止至2020年他发行过的专辑超过130张创作的词曲不少于100首艺龄整整从20世纪60年代横跨至21世纪音乐不设门槛唯独看重一颗热爱音乐的真心一直强调自己“永远25岁”的谭咏麟对音乐的珍视与热爱使他拥有十足的底气乐坛风起云涌数十载他永远热爱便永远年轻 谭咏麟对《定风波》的演绎是他与苏轼跨时空的重逢与碰撞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融合他想借着这首歌将古人不屈不挠的心态传递给当代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学会如何迎接风浪和失败不向困难低头

英雄不问出处骁勇善战者在疆场是英雄超然自得者在田间也是英雄当苏轼脱下朝服满身诗意便抖落在一亩三分地里与落魄和解,同乐观交好超越于逆境与悲哀之上自喜渐不为人识人生海海,难免有风波险浪不低头认输,不甩手放弃于困境中坦然自处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如同撒贝宁所说的——“愿每一个人生命里的风波都能因你的淡定而变成风景”。

来源:云上黄州

编辑:熊文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