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脊上的长城修缮工:运料全靠骡驮人背

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少区域的长城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风化、破损严重,亟待修缮。

2019年,北京发布了长城保护“任务清单”,10项长城抢险加固工程正式启动,位于昌平区流村镇的明长城就是其中一项。据相关文献记载,该段长城为明嘉靖年间所修建,全长2.47公里。数百年来,受自然风化和一些人为活动破坏,这段长城的墙体建筑普遍开裂,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坍塌,不少敌楼和墙身已经被荒草覆盖。

2016年,北京市文物局提交的有关流村镇明长城的抢险修缮方案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之后,又经过了评估、勘察、准备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后,流村镇长城终于在2019年4月迎来了修复者。

“和已经开发的景区相比,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历史,在这里才能感受到明长城最真实狂野的一面。”站在一处制高点上,项目负责人高俊庆说,“为了保持该段长城原有的特征,现在做的只是保护性修缮,就连抗日战争时期敌楼上留下的枪眼也都会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今年51岁的田国军是西陵镇华北村人,20岁的时候就跟着师傅在清西陵做维修工作。30多年过去了,曾参与过故宫、颐和园等重点文物修缮工作的田国军已经从当初的学徒工成长为大家眼中的“老师傅”。

他也靠着手中的瓦刀将一双儿女养育成人。如今大闺女已经出嫁,儿子还在保定读大学。说起古建修缮的艰苦,田国军略带遗憾地说:“我们这都是祖传的手艺,只是现在愿意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在这个数十人的施工队伍中,40多岁的徐庄则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是三头骡子的主人。由于山顶无法通车,道路狭长陡峭,各个工作面的物料运输最后都需要通过骡子来驮运。每天工作结束后,徐庄则都会根据第二天的物料消耗来调配骡子的使用,“不能累着,也不能惯着”。

流村镇长城是明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砌筑手法,很好地保存了长城的建筑规制和技法,也成为了人们研究明长城和长城烽火台的重要历史依据。它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和河北省怀来县交界,呈东北向西南走向。

修缮长城的工作面距离昌平城区较远,在这里工作,不比城区,除了日月星辰、荒山老树,剩下的就是常年伴随的风沙。为了保证工人们的生活质量,高俊庆每隔一两天就要开车往返一次,帮忙购买蔬菜、米面油、药品、水管等生活物资,再由架设好的索道送上去。

因为条件有限,宿舍由数十根钢管支撑,四周由帆布和一些彩钢板围起来,里面再搭建一层木板就成了大家休息的床铺。负责山顶施工工作的伊德林说:“这里一到晚上风就特别大,吹得铁皮劈啪作响,光屋顶就被风掀翻了三次。”

流村镇长城地形复杂,山顶天气变幻莫测,每年只有半年多的施工时间。开工前,这里平时除了偶有“驴友”经过,几乎无人问津。

“上山的道路大多是施工队重新开辟出来的,搭建索道的绳索、钢管支架和电机也是靠人力和骡子搬运上去的。”伊德林介绍说。

根据长城“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理念,该段长城的所有修复工艺都采用古法进行,除了泼灰,基本用的都是旧料,敌楼上需要用到的一些城砖也是按照原尺寸专门烧制的。

同时,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修缮质量,施工队请来的工人大都有着丰富的古建修复经验,其中以河北易县西陵镇的工人居多。

霜降节气过后,流村镇长城的修缮工作正式结束,高俊庆也将和他的工友们开启新的修缮任务。然而,对于我国的长城保护工作来说,却远没有结束。

据国家文物局统计,长城遍布我国15个省(区、市)的404个县(市、区),各类遗存总计4.3万余处(座/段)。其中,墙体设施保存比例为1/2以上,墙基、墙体留存比例为3/4以上的,属于保存现状较好的长城点段,仅占总数的12.3%,仍有大量的长城需要修缮。

来源:央视网新闻

编辑:孔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