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22时,阳逻港二期码头灯火通明,4个泊位停靠四艘船舶同时作业。“集海之俊”号货轮装载医疗用品、无纺布制品、化工原材料等货物共计353个集装箱启运,发往上海洋山港。这些货物从重庆、宜昌等上游地区来武汉中转,目前武汉至洋山实现“天天班”。
江面上,船舶川流不息,昔日大港已经悄然回归。当天,武汉港务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完成装卸作业量3199标箱,连续1个月保持在日均3144.6标箱以上。9月份,武港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39万标箱,同比增长32.99%,环比增长32.49%,再次刷新集装箱吞吐量单月历史记录。
从今年6月起,湖北水上货运按下“快进键”,尤其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迅猛。从6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3.6%起步,到9月集装箱26.4万标箱,环比增长33.%,同比增长52.3%,单月产量创历史新高,湖北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四个月正增长。1—9月,全省集装箱137万标箱,其中武汉港113万标箱,占全省集装箱量82.5%。
从复产到达产、从追赶到超越,集装箱吞吐量为何实现“四连跳”?
省港航局分析,抢时间、抢机遇、抢要素,围绕疫后重振,各港口积极作为收到成效。首先是大力发展区间物流,提高本地箱比重,引导“公转水”。其次,化整为零抢市场,开通阳逻港至花山港、金口港、仙桃港的集装箱短驳航线,引进粮食、石英砂、棉花等货物实施“散改集”运输,这一运输方式从武汉延伸到江汉平原,打造“化肥流入、粮食流出”主通道,规划构建以“中粮集团、中储棉、中纺集团”等棉纺业务为主体的进口棉体系,进口重箱比重明显增加。
目前,武港集团正式启动进口木材集散基地项目,打通物流瓶颈,逐步形成对湖北、河南、安徽及周边地区的市场覆盖,促进物流节点向物流链的延伸。同时,大力推广“理货APP系统”,实现理货运抵报告自动发送,大幅提升货物通关时效。
来源 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