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联合主办的“6·26国际禁毒日”药物滥用危害科普活动在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第一健康门诊举行。
活动现场内容丰富,通过安置宣传展板、陈列毒品样品、发放讲解手册、专家咨询受理等多种方式,将毒品和滥用药品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向市民普及,不少周围居民表示,“通过参与此次活动,对药物滥用和毒品的危害有了新的认识。”
近年来,各种新式毒品花样百出,极具蒙蔽性。活动现场展示了数十种常见的毒品样品。记者在现场发现,有多种毒品从名称到外观都十分“特别”,包括“开心水”“跳跳糖”“上瘾茶叶”等新式毒品。工作人员随机举例介绍说,“这种毒品叫做‘曲奇饼干’,外观与普通饼干很相似,但一般是透明包装,打开会闻到有异味,含有大麻成分。”除了“饼干”,现场还展示有伪装成“邮票”“奶茶”“神仙水”“迷幻蘑菇”的毒品。
“这些披着靓丽外衣的新式毒品,以青少年在娱乐场所滥用为主。”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滥用监测工作人员刘莉认为,家庭和校园要对青少年群体加强毒品、药品滥用等危害的知识普及,让青少年群体拥有辨别能力和预防意识。同时,青少年要谨慎交友,在遇到包装奇特的三无产品,以及陌生人给的烟、酒、糖等物品时,要保持高度警惕,自觉远离毒品。
除了科普多种多样的新式毒品,工作人员还现场讲解药物滥用的危害。“药物滥用后刺激人脑的‘快乐中枢’,引起强烈的‘快感’,使人对滥用药物产生强烈渴求感。药物滥用使人的健康受到损害,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当易走上吸毒等违法犯罪道路。”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2019年,武汉市收集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7045份,占全省报告总数的50.48%,获省药品监管局等五部门联合通报表扬。
2019年全省药物滥用监测情况通报显示,去年全省监测主要滥用药物达22种。与去年同期相比,合成毒品(“麻谷丸”、“冰毒”、 “K 粉”、“摇头丸”)滥用比例下降 0.7%,传统违禁麻醉药品(海洛因、大麻、阿片)滥用比例下降 0.3%;医用麻醉药品滥用比例下降 0.1%,精神药品滥用比例下降 0.3%。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滥用比例相比去年同期也略有下降。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有包括强制隔离戒毒所、美沙酮门诊等61家药物滥用监测单位。武汉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全市建立全面监测网络,定期收集滥用监测报表,开拓稳定上报渠道,强化药物滥用数据收集分析,为预测可能发生的药物滥用流行趋势提供技术支持。
“近两年,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呈现下降趋势,新型毒品则不断出现。”省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省市两级的监测工作和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形成打击毒品的合力,增强市民安全合理用药、拒绝药物滥用、抵制毒品的意识。
来源: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编辑:谢梓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