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追寻革命先辈足迹”系列报道,今天播出第二篇《“红军”这一称呼最早出自红安》。
“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克服黄安县,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副挂在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里的对联,引来不少参观者驻足。对联巧妙地镶嵌了10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唯独用红色象征人民革命部队,正是在这幅对联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第一次被称为“红军”。
凝望这副气势恢宏、深情饱满的对联,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主任陈敦学向记者讲述了一段发生在这里的红色历史,“是毛主席农讲所的这些学员和董必武武汉中学的学员和红安进步的知识分子,他们首先自己通过学习以后,接受了马列主义、接受了共产主义,他接受了以后,又自发的冒着生命的危险,回到农村、回到家乡传播马列主义,传播共产主义,宣传发动群众。”
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领导湖北黄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称“农民自卫军”。当晚10点,农民自卫军向黄安县城进发,成千上万的群众手持鸟铳、鱼叉等原始武器纷纷加入起义行列。14日凌晨2点起义开始,经过浴血战斗,农民自卫军消灭敌人近200人,攻克了黄安县城,摧毁了伪县政府,生擒了伪县长。
1927年11月18日,黄安县农民政府宣布成立,新生的黄安县城披上节日的盛装。当地一位名叫吴兰阶的教书先生情不自禁地挥毫疾书,写下这副对联,贴在县衙的大门上。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主任陈敦学: “他的早说什么呢,是学习,是马列主义的传播,是学习一些报纸、进步的书刊,是学习得来的。他不是想,不是说吴兰阶这个人他能预测将来要用红军两个字的。”
此副对联表达了千百年来受压迫的广大民众获得解放的喜悦。人民群众便开始把农民自卫军称为“红军”。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主任陈敦学: “老百姓把国民党的军队叫‘白军’,他们希望为穷苦大众的,对应的一种红色,他们是这种朴素的感情,和知识分子对革命理论学习传播才知道的。”
1928年后,各革命根据地的革命武装先后改称为“红军”。
陈敦学介绍,在中共党史上,这是目前所知最早将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称为“红军”的民间文本(版本),党史界有专家认为,中国“红军”之称谓有两个出处:一是国外,源于前苏联;一是国内,出自湖北红安。这个说法在中共党史出版社2019年版的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红安县历史(第1卷)正式记载。
黄麻起义及其后鄂豫皖根据地走出了三支红军部队,红安是红军出发长征前的重要战略基地,在长征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一支是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后,留下的革命力量重建红二十五军,坚持战斗在大别山区,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长征后,重组的红二十八军和地方游击队仍坚持游击战争。
(黄冈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 董念松 通讯员 毛红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