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校11名学生被剑桥牛津预录取
多人曾给老师当助教 这些学霸都不是“死读书”
图为:武外英中11名获得牛津、剑桥大学预录取的学生
牛津和剑桥,这两所世界顶级大学,今年被武外英中的11名学生“一举拿下”。楚天都市报记者昨悉,武外英中高三学子聂松澜、康季宏、袁健豪、唐启珑等4人被牛津大学预录;张莘、刘泽涵、潘钰明、张竞文、胡鸿景、王子琪、陈润琪等7人被剑桥大学预录。至此,该校历史上已有44名同学被这两所大学录取,数量全省领先。兴趣和执着,或许是他们打开名校大门的“钥匙”。
多人担任助教“老师”
被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预录的刘泽涵介绍,他初二时就提前学习初三化学教材,高中时多次在英美化学竞赛中获得全球金奖。高三时他担任化学课的助教“老师”,因为讲题通俗易懂,颇受同学们欢迎。被牛津大学录取的康季宏和唐启珑也有物理和生物助教经历,他们说:“分享解题思路也是一种乐趣。”
武外英中升学指导老师周月思告诉记者,这群孩子的自主规划能力非常强。比如已被牛津大学数学专业预录的聂松澜,他乐于挑战难题,把解题当作乐趣。“数学极具魅力,它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可以在看似毫不相关的两件事中找到规律,就像当侦探抽丝剥茧寻找真相,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聂松澜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这些学霸们普遍感受是:学习兴趣是第一位的,要有求知欲,才能学好。
学霸们普遍多才多艺
多才多艺,也是这些学生的共同点。被剑桥大学自然科学专业预录的潘钰明,学习大提琴11年,初中就过了大提琴十级,曾在省艺术小人才比赛中获一等奖,担任学校管弦乐社社长,多次组织学生参加慈善演出。“小学时父母对我的管理较严,初中后他们就放手了,让我自由发展爱好。”潘钰明说,这些爱好让他在学习烦闷时,有了更多舒缓情绪的办法。
被剑桥大学经济专业预录的胡鸿景,曾在美国学术十项全能竞赛经济学科中摘得铜牌。“平时,我也喜欢音乐,曾参加琴台音乐节校园歌曲比赛,获得十佳原创歌曲。”同样被剑桥大学经济学专业录取的张竞文,也会自己写歌和谱曲。张竞文介绍,有次和父母到罗田旅游,看到当地学校教学条件有限,她召集小伙伴们办了场慈善音乐会,如今被剑桥大学经济专业录取的王子琪也参与其中,共帮当地一所学校募集善款超1.5万元。
面试更看重思维过程
“剑桥和牛津的笔试题目有点难度,但更重思维过程。”陈润琪和袁健豪说,他们去年10月参加了两校的笔试,时间约1.5个小时。12月份举行面试,地点在英国,由学校教授当面试官,时间在25—30分钟之间,主要考察学术相关内容。
陈润琪说:“面试时,思路比结果更重要。一开始做不出来不要紧张,教授会在一旁提示和引导,这时能不能‘一点就通’就很重要了。相比题目的最后答案,考官更注重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曾多次在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张莘也表示,能打动剑桥三一学院的面试官,自己的理科快速思维能力,起了很大作用。
来源:楚天都市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