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对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深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许多新思维新理念新要求,对做好新时代法治建设工作进行了总动员、总部署。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需要我们深入领会和全面把握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全面推进新时代法治黄冈建设。
一、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方向和总体思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法律与道德、法治与德治的内在联系,对于使德法共治这一中华古老治理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国家法律与党纪党规的内在联系,对于把党纪挺在法律前面,把执法与执纪贯通起来,确保党员干部正确行使权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深刻揭示了良法与善治的内在联系,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方向,通过制定并实施反映客观规律、体现人民意志、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法,实现权利有保障、权力受制约、违法必追责、正义可预期、公平看得见的善治状态。
二、全面深化改革,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法治黄冈建设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推进法治黄冈建设,必须破除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法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深化立法机制改革,用好地方立法权。近年来,我市先后制定《黄冈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黄冈市革命遗址遗迹保护条例》《黄冈市违法建设治理条例》,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我们还要进一步健全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协同、各方参与的立法机制,认真研究法律的调整范围、调整方式,科学评估法律的实施效果、社会影响,加强重点领域特别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切实提高立法质量。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法治政府。在全面推进市县两级权责清单编制和公布工作基础上,加快“放管服”改革,不断提高政府效能。当前,要加大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力度,进一步扎紧扎牢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继续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公共数据资源依法向社会开放,建好网上办事大厅、政务服务大厅,建立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执法。目前,全市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部门由改革前的52家减少至13家,执法机构由原来的40支精简到15支,武穴全国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要总结推广武穴经验,持续开展综合执法改革,探索推进市区一体等跨区域跨部门综合执法试点工作,重点加大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四是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今年以来,普通诉讼通道案件同比增长19.64%,审判监督通道案件同比增长317.39%,说明司法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诉求表达渠道有效畅通。要继续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推进审判执行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立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完善对权利的司法保障、对权力的司法监督,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切实保护人民权益。
三、加强法治教育,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学法普法工作,着力提高公民、全社会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一是抓好“七五普法”。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作为全市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市委党校各类主体班的必修课。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编制普法责任清单,大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开展法务前沿、每案公正、阳光执法、庭审普法等活动,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二是推进全民守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使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成为法治教育的生动过程。通过全民普法、公正司法、带头守法,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三是深化法治实践。积极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示范村(社区)、企业、医院、学校,争创一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县,争创全国法治先进城市。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着力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体系,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深化法治实践,巩固法制宣传教育成果,促进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公正司法,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四、发挥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引领和推动法治黄冈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党员干部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厉行法治上当好表率,做引领法治建设、倡导良好风尚的标兵。一是强化法治建设责任。各地各部门要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调整完善法治建设领导小组,谋划推进法治建设各项任务,及时解决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好各级法治建设机构的组织、协调、督办作用。要抓实抓细法治建设具体事项,拿出过硬措施,补齐发展短板。二是发挥“关键少数”的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权由法定观念,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善于运用法律深化改革、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坚持依法决策、依法管理,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三是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这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配齐配强专业法治干部,健全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制定领导干部法治素质考核办法。要遵循司法规律,逐步推广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建设高素质的司法队伍。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构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社会律师、公职律师与公司律师等律师队伍。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