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杜牧、辛弃疾、陆游大PK,谁笔下的东坡赤壁更胜一筹

《黄州》
作者 陆游


古城黄州

局促常悲类楚囚,

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

天地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

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

生子何须似仲谋。

陆游生活的年代,正是外患猖炽,山河破碎,亟需能够挽大厦于将倾,能够匡复故国家园的大英雄的年代,而黄州作为三国赤壁战场,曾英雄汇聚,波澜壮阔,陆游在这里感时抚事,托之于音,惆怅坠欢,俯仰欲绝。

 

《赤壁送别歌》
作者 李白


赤壁之战

二龙争战决雌雄,

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

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沦江弄澄碧,

鲸鲵唐突留遗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

我欲因之壮心魄。

李白写有《赤壁送别歌》,大致可以肯定为作于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这年春至秋,李白都住在江夏(今武汉),营葬吴指南于武昌(今鄂州市)之东,过江游览黄州赤壁是完全可能的。当时无论是蒲圻赤壁还是武昌赤壁,都没有可供人游览的建筑物,更不是送别的处所,只有黄州赤壁具有这些条件。因此,李白的这首《赤壁送别歌》虽然没有点明写的是黄州赤壁,但应可以肯定是在黄州写的。

 

《霜天晓角·赤壁》
作者 辛弃疾

雪堂迁客,不得文章力。

赋写曹刘兴废,千古事,泯陈迹。

 

望中矶岸赤,直下江涛白。

半夜一声长啸,悲天地,为予窄。

 

与坡公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相比,稼轩更多执着现实,耿耿国忧。故其结处有长啸泣歌之举、天狭地窄难纳愤懑之悲。东坡词清雄超旷,稼轩词沉郁悲壮,此正苏辛之异。

 

《齐安春谣五绝》
作者 张耒

赤壁矶头

赤壁矶前江急流,

周郎功业莽悠悠。

惆怅沙边雨中树,

无言供作古今愁。

 

崇宁四年(1105),秦观的儿子自藤州(今广西藤县)奉父柩归葬扬州,路过黄州时张耒临江祭奠,他为好友的“窜身瘴海,卒仆荒陋”而痛哭失声。泪水未干,黄庭坚又相继去世。崇宁五年,宋徽宗诏除一切党禁,张耒才得任便居住。这年冬天,他自黄州经颍州,回到故乡淮安,大约住了一年多时间。大观年间,移居陈州,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

 

《赤壁图》
作者 元好问


赤壁图

马蹄一蹴荆门空,鼓声怒与江流东。

曹瞒老去不解事,误认孙郎作阿琮。

孙郎矫矫人中龙,顾盼叱咤生云风。

疾雷破山出大火,旗帜北卷天为红。

至今画图见赤壁,仿佛烧虏留余踪。

令人长忆眉山公,载酒庭俯冯夷宫。

事殊兴极忧思集,天淡云闲今古同。

得意江山在眼中,凡令谁是出群雄。

可怜当日周公瑾,憔悴黄州一秃翁。

 

元好问的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赤壁之战的壮丽场景,又自然转入坡公赤壁之游的雅事,写景如画,赵翼曾赞美他的诗:“构思缥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用诸此诗,恰如其分。

 

《赤壁》
作者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虏去,历史就要改观。诗的构思极为精巧,点染用功。

 

《赤壁怀古》
作者 秋瑾

潼潼水势向江东,

此地曾闻用火攻。

怪道侬来凭吊日,

岸花焦灼尚余红。

 秋瑾(1875~1907) 中国清末革命家。字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1896年,在湖南依父命嫁湘潭富绅子王廷钧。1903年,随王去北京居住。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于1904年夏东渡日本留学,常参加留学生大会和浙江、湖南同乡会集会 ,登台演说革命救国和男女平权道理 。并创办《白话报》,以“鉴湖女侠秋瑾”署名,撰写文章。

 

《游黄州赤壁》
作者 董必武

轻舟犯雾下黄州,

五十年前几度游。

只为东坡赋赤壁,

欲旁北郭起红楼。

眼前风月留声色,

梦里神仙狎鹭鸥。

江上景光仍昔美,

劳人欣赏倍增优。

1960年10月8日,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的董必武到黄州视察工作,他游览东坡赤壁时,面对阔别五十年的黄州,思绪飞扬,感慨万千,欣然赋下了这首诗。

 

来源:东坡赤壁

编辑:姚 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