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赤壁是“文武双赤壁”,遗憾的是被别有用心之人力推“文赤壁”、“武赤壁”之别,更因为黄州人的木讷与本份,历史就这样被扭曲。
黄州赤壁非苏东坡而始。东晋末年,龙骧将军蒯恩为纪念三国赤壁之战发生于黄州赤壁,始建横江馆于赤壁山南。尔后唐人修筑四望亭、月波楼。公元842 年,唐代著名诗人杜牧任黄州刺史,一天,他在江边游玩,无意中在赤壁之下的泥土中拾得一支折戟,通过考证,他认为这就是三国赤壁之战的遗物,感慨之余,诗人写下了著名的《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公元999年,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王禹偁任黄州刺史,自此爱上了黄州赤壁,他专门将黄州赤壁历代留存的亭台楼阁进行了全面整修,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黄州新修小竹楼记》和《月波楼记》。公元1080年2月1日,苏轼才第一次踏上黄州的土地,可见,黄州赤壁早已在苏轼之前已形成名胜古迹,为人公认,如果说苏东坡吟“错”了地方,他也不是第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难道千年以前的大家还不如今人“明白”吗?
黄州赤壁是天生赤壁。所有的赤壁,唯有黄州赤壁的土壤是天然的赭红色,也就是现今地理学界所称的丹霞地貌,从黄州赤壁之下经过,抬眼赤壁矶头的悬崖峭壁,一片赤色,真是名符其实的“赤壁”。
黄州赤壁是火烧之赤壁。《三国志.武帝传》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三国志.周瑜传》说:“权遂遣瑜及程普与备力逆曹公,遇于赤壁。”《三国志.黄盖传》说:“建安中,随周瑜拒曹公于赤壁,建策火攻计”,《三国志.诸葛亮传》说:“曹公败于赤壁,引军归邺。”可见,赤壁之战战于赤壁,烧于赤壁,而曹操在江北,周瑜在江南,借东风是为了烧江北之赤壁,不可能烧江南之赤壁,黄州赤壁刚好位于江北。
黄州赤壁是《三国演义》之赤壁。《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军用武》描述曹操横槊赋诗前:“长江一带,如横素练。操坐大船之上,左右侍御者数百人,皆锦衣秀袄,荷弋执戟。文武百官,各依次而坐。操见南屏山色如画,东视柴桑(今九江)之境,西观夏口(今武昌)之江,南望樊山(今鄂州樊口西山),北觑乌林(今团风县),四顾空阔,心中欢喜”,歌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无多……”而黄州赤壁的东边正好是九江,西边是武昌,南边是鄂州樊口西山,北边是团风县,可见,《三国演义》之赤壁正是黄州赤壁,虽然是演义,但“三分故事七分真”。
黄州赤壁因苏东坡而顶峰。无论是赤壁之战本身,还是历代名人吟唱赤壁,但苏东坡三游赤壁,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与前、后《赤壁赋》后,工业区规划东坡先生自此站在了赤壁的顶峰,也更加增添了赤壁的魅力,正如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一文中所说:“我知道多数历史学家不相信那里是真的打赤壁之战的地方,他们大多说是在嘉鱼县打的。但最近几年,湖北省的几位中青年历史学家持相反意见,认为苏东坡怀古没怀错地方,黄州赤壁正是当时大战的主战场。对于这个争论我一直兴致勃勃地关心着,不管争论前景如何,黄州我还是想去看看的,不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古战场的遗址,而是从艺术的角度看苏东坡的情怀。大艺术家即便错,也会错出魅力来。好像王尔德说过,在艺术中只有美丑而无所谓对错。于是我还是去了。”正因为苏东坡的魅力,清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改黄州赤壁为“东坡赤壁”,本意喜苏东坡的才气,却不想酿成“赤壁冤案”。
黄州赤壁是文武赤壁。苏东坡在《赤壁赋》中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明代学者方孝孺在《赤壁歌》说:“曹公气势,苏子文章,” 清康熙末年黄州知府郭朝祚所撰楹联:“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蒋介石为《黄州赤壁集》题词:“文章千古,壁垒一新。”无论是文学泰斗,还是国家元首,均认为黄州赤壁是“文武赤壁”。
苏东坡因黄州赤壁而颠峰。苏东坡的名字产生于黄州,来黄州之前,东坡先生叫苏轼,一年后,因为薪水难以养家糊口,于是在居所东边的山坡上开垦了50多亩地,以维持生计,他在写给友人王定国的信中说:“近于侧左得荒地数十亩,买牛一具,躬耕其中”,并号东坡居士。自此苏东坡的名字盖过了原有名字,而他在黄州以“二赋一词”为代表的文学作品和以天下第三行书《黄州寒食贴》为代表的书画作品,达到了个人文艺创作的颠峰,黄州赤壁从而成就了一代文豪苏东坡,正如余秋雨所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
赤壁之战距今1800年,长江洪流,大浪淘沙,当年人物滚滚东去,没有一个赤壁能拿出确凿的文物和史证,千年悬念何时解,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来源:东坡赤壁
编辑 陈 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