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润山乡露华浓 --记湖北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雨露

云上黄冈报道(通讯员舒智慧 熊之曦)“如果只考虑我个人能优越的生活,我现在就可以停下来。但是面对千家万户父老乡亲的期望,我依然要砥砺前行。”再见万雨露,他的话依然实在,一如他当上总经理却依然看上去像个憨实农民的外表。

7个分公司,23个办事处,173个种植小组,覆盖全县11个乡镇2个国营林场,对接帮扶1783个精准扶贫户,5731个精准扶贫对象。聊起自己的家底,万雨露与很多做企业的人不一样,心里装着的不是税收,不是利润,而是一连串只有一个主题的数字,这个主题就是--乡亲。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桦树沟村,其上级政府还是原占河乡。已经三十岁的万雨露每天在穷山沟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田之余就上山挖草药卖。却局限于野生资源有限,收成有限,不甘心,萌生了“靠山吃山,做山文章”的想法。于是,他到信用社贷款三万元,一辆摩托车,开始了从药材收购、贩卖到规模种植的创业之路。

得益于大山的恩赐,万雨露从小对于大别山野生地道中药材认得多,接触多。但是当时由于交通、信息的不畅,他最初的中药材起步之路并不平坦。第一笔贷款一年下来由于市场行情波动,亏掉一半。一万五千块钱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山乡农民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万雨露当时犹豫了,想到了退出,离开这片大山,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发展。

1996年,在乡镇府的牵线搭桥下,万雨露结识了当时担任县茯苓厂厂长的卫学初。类似的经历,相同的爱好和认知,二人一拍即合,在占河街上租间房子,成立了英山县宏业中药材种植服务部,拿房产作抵押向信用社贷款,购买种子种苗,开启大别山地道中药材种植之旅。

中药材自己种,乡亲们不接受,怎么办?万雨露选择的是一边自己带头种,一边动员占河村汪慎虚也种了一亩苍术。第二年,汪慎虚家一亩苍术收入近六千元,相当于当时两个乡镇干部的全年工资。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榜样的力量之下,整个占河乡掀起了大规模种植苍术的热潮。

1998年,全乡种植面积超过一亩的户数超过一百户;2000年,辐射周边,中药材种植户发展到接近千户;2010年,万雨露旗下的药材种植户过万户。

依然是数字。数字的背后,是忙得昏天黑地却无怨无悔的万雨露。1996年开始的十年里,万雨露已经不记得自己跑坏了几辆摩托车,不记得自己在风雨里穿行了多少蜿蜒崎岖的山路。要技术,找万雨露;要配方肥,找万雨露;要订单,找万雨露······

准确的说,万雨露有两个同质化的产业,一个是英山县宏业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陶家河乡占河村;一个是湖北宏图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红山镇黄泥岗村。前者是他个人产业,后者,是现代化股份公司。但是万雨露告诉我,最长的一次,他有两个月没有回陶河,全身心扑在公司里,家里的合作社就交给媳妇打理。

“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事业。”这是万雨露给自己选择的诠释。他说,他自己生于大山,出身农民,对于乡土,对于乡亲有着天然、本能的无法割舍的情结。尤其,当苍术作为山里的乡亲们深度认可,寄予厚望的产业之后,在他的心里,带动、带领更多的乡亲致富是无可替代的事业,最有价值的财富。

从一个种植服务部发展到专业合作社,再到正式的公司,万雨露日常的生活线条很简单--公司,基地,湖北中医大学。而这三者之中,他有超过一半的时间是在种植着苍术的田间地头,而那时,他的角色是技术员。从种苗,到田间管理,一直到车间加工;从一个农户,到一片基地,到一个乡镇,万雨露的足迹踏遍了全县所有的苍术种植基地。最密集的时候,他一天跑了六个村的基地,现场给乡亲们进行技术指导。他笑言,他就是个没有专业职称的中药材种植专家,乡亲们的信赖对他来说就是一个产业的希望。

2.2万亩基地,年出口苍术近二百吨,平均亩产2.2万元。万雨露并未满足,他说他现在的任务就是在巩固和提高的基础上,培养一批年轻人担纲中药材产业的大梁,让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惠及更多乡亲的致富产业。现在在他的公司里,年轻,朝气,专业是第一主流。在开发区生物医学园区征地50亩,正在建设的苍术产业园是他苍术产业提质增效的下一步发展目标。

从大山走来,万雨露,用他的执着润泽山乡。

编辑 陈 兰

编审 赵 勤 孙国海

(作者:云上黄冈)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