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黄州区教育系统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砥砺教师品格,涌现出了一批“四有”好老师,谱写了教育强区建设新华章。在2025年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黄州区教育局遴选了10位好教师代表,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
站在讲台上的第三十年,黑板上的粉笔字写了又擦,身边的孩子们一茬接一茬地长大。三十年来,黄冈市第四小学的舒红艳老师始终坚守英语教学一线,也逐渐读懂教育的真谛——
它藏在舒老师最熟悉的三个以“C”开头的英文词中:Culture(文化)、Care(关爱)和Cleverness(智慧)。是它们,让舒老师的课堂不只是单词和句型,更成为孩子们认识世界、成为自己的起点。
以文化人,筑基精神底色
舒老师始终认为,英语教学绝不是机械地记忆单词和语法,而应成为一扇窗,让孩子透过语言看到更广阔的文化天地。在讲“Festivals”这一单元时,舒老师不只教“dragon boat festival”这些词,更会讲屈原的故事,带他们比较中西方节日背后的文化差异。孩子们一边学包饺子,一边记住“dumpling”;一边听端午的由来,一边理解什么叫“tradition”。
曾有一个叫小宇的留守儿童,在作业卡片上写下“Thank you, grandma”,字迹被眼泪晕开。舒老师在班上将他的感恩分享给大家,并告诉孩子们:“感恩没有节日,爱心没有语言。”那之后,孩子们自发用英语向食堂阿姨、保安叔叔表达感谢。
从那天起,舒老师的教案里永远有一栏——“文化链接”。教“food”,就融入餐桌礼仪;讲“family”,就谈论亲情可贵。有家长反馈说:“孩子不仅敢开口说英语,也更懂事了。”舒老师知道,真正的语言教学,是让文化扎根,让品格发生。
以爱润心,托稳成长步伐
每个班总有一些孩子走得慢一些,而舒老师愿意陪他们一步步来。小丞是去年转来的学生,连26个字母都认不全,作业本上总是涂涂改改。但舒老师发现他爱看漫画,就买来英文绘本,课后陪着他一页一页地读。
他从图画猜词开始,指着太阳学“sun”,看着月亮说“The moon follows me”……就这样,一个学期后,他居然能捧着书磕磕绊绊地给同学讲故事。当他说出“The stars are twinkling”那一刻,全班自发为他鼓掌。那一刻舒老师明白,教育不是赶路,是播种——只要你愿意等,就一定会有收获。
以智启行,点亮无限未来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棱角,教育者要做的,不是磨平它,而是照亮它。小昊是班里出名的“小捣蛋”,批评对他来说早已不痛不痒。于是舒老师换了一种方式——请他写“悄悄话日记”,用英文、拼音甚至画图都可以,只想听他说说心里话。
直到有一天他写:“我想当奥特曼,可是没人和我玩。”舒老师回他:“奥特曼也要保护朋友啊。”后来师生俩达成约定:请他做班级“纪律小卫士”,还在英语情景剧中演一名“和解使者”,要对闹矛盾的同学说“Let’s be friends”。尽管他总是说错词,可那句话他说得特别认真。演出后他跑过来,小声说:“老师,原来和好这么难……但也挺好的。”如今的他,依然活泼,却学会了道歉,也有了朋友。
常常有人问舒老师,三十年来最骄傲的是什么?舒老师说,不是多少学生考了高分,而是毕了业的学生还回来看她,是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说“老师,我还记得您说‘love’是世界上最美的词”;是普通的一天里,舒老师能用英语在孩子心中种下一颗文化的种子、关爱的嫩芽、智慧的星光。
回望三十年讲台路,是Culture让课堂有了文化的根,是Care让童心不被落下,是Cleverness把难题转化为成长的礼物。而这三个“C”,最终都指向同一个词——Commitment(坚守)。
这份坚守,是三十年如一日不曾退却的初心,也是未来的每一天,舒老师仍愿握在手中的那束微光。
编辑 曹慧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