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成长】30分钟“增量又提质”,黄州中学初中部解锁大课间新玩法

记者 陈波澜 通讯员 覃玲琳 张诚兰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5月26日上午,黄州中学初中部操场上,千余名学生身着校服,随着《你笑起来真好看》的旋律舒展肢体,齐跳特色课间操。跳跃的衣角、灵动的步伐和此起彼伏的笑声交织,校园化作一片活力涌动的海洋。

将特色课间操引入校园,是黄州中学初中部今年大课间的一大创新。

“以前总觉得大课间是‘被迫运动’,现在却成了每天最期待的时光。”该校初一(2)班学生万皓泽手握跳绳,鼻尖冒着汗珠,眼里闪烁着明亮的光。这个曾经体育课总躲在队伍末尾的男孩,如今已是班级跳绳挑战赛的“种子选手”。

万皓泽的蜕变,正是黄州中学初中部大课间2.0玩法落地后的寻常一幕,彰显着不寻常的育人智慧。

30分钟的大课间,如何做到“增量又提质”?到底怎么玩,才能让孩子们跑起来、跳起来、笑起来?

“在落实‘守护成长’十条措施的过程中,学校将30分钟大课间打造成多维育人的平台:前10分钟是跑操,各班方阵如游龙穿梭;中间10分钟是特色课间操,传统戏曲与流行街舞碰撞出文化火花;最后10分钟则是‘运动超市’,多元化活动任由学生‘点单’。”黄州中学初中部党总支书记、校长朱全华说,学校以阳光大课间为载体,解锁大课间2.0玩法。

“青春似火,超越自我!”伴随着激昂的跑步进行曲,各班方阵如游龙般有序入场。同学们身着统一校服,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口号声铿锵有力。老师们与学生并肩奔跑,师生同频共振的身影成为校园一道流动的风景。

随着一声长长的哨音,足球场上,一群学生练起了颠球。只见同学们目光专注,脚尖轻挑,足球便腾空而起,划出一道弧线。

足球绕杆、引体向上、乒乓球、篮球、仰卧起坐……操场被划分为“技能修炼场”:篮球区,男生们练习运球;排球区,女生们屏息凝神接发球,演绎着校园版“女排精神”;体能挑战区里,男生们操练引体向上,下面的加油声一浪高过一浪;乒乓球台边,两名女生正在快节奏对攻,银球划出的弧线在阳光下闪着光;草坪角落,几名男生围成圈玩起“花样跳绳”,单摇、双摇、编花等动作信手拈来,引来同学们一阵惊叹。

如今的黄州中学初中部,大课间已超越“让学生出汗”的初衷,这正是朱全华期待的育人场景。

“以前总觉得校园是写满公式的白纸,现在才知道,当我们跑起来、跳起来、笑起来,这张纸就会变成彩色的画。”初二(11)班学生杜元恒在周记里这样写道。这种认知的转变,正是大课间2.0玩法最珍贵的收获:当体育与美育相融,规则与个性共生,简单的课间活动便升华为生命教育的立体课堂。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