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黄梅县第十九届中小学生美育节活动的“首场秀”——黄梅戏演唱比赛在县剧院进行,来自全县30多个单位的32个节目参加比赛。
昨天上午8点30分,在分路镇三小的黄梅戏联唱中黄梅戏演唱比赛正式拉开帷幕。各学校将黄梅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元素和校园特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让人耳目一新。一个个精彩节目依次上演,字正腔圆的唱腔、动人的舞蹈、内容丰富的LED电子背景屏幕,博得现场观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黄梅县每两年举行一次中小学生美育节,旨在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教学,传承黄梅特色文化,全面展示素质教育成果,丰富学生文化生活。此次艺术节为期一周,共有黄梅戏演唱比赛、各学段文艺节目展演和优秀节目汇演等三场重要表演活动。相比以往,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节目质量更佳,充分搭建了学生个性成长的舞台。
延伸阅读
作为黄梅戏发源地的黄梅县,在黄梅戏传承与创新工作中,通过不断深化戏曲院团改革,加大提供政策支持,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戏曲内容和形式,扶植戏曲人才队伍,优化戏曲创演条件,推进戏曲宣传普及等举措,同步推进,整体发力,较好地擦亮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文化品牌。
中国传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中宣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为振兴戏曲艺术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黄梅戏是我国五大戏剧种类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历史上曾经一度出现繁荣的局面,但是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地方专业院团市场开拓意识不强,适应力、竞争力低下,发展空间狭窄,生存现状堪忧。针对以上问题,黄梅县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黄梅戏传承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率先启动黄梅戏进校园工作。整合力量编纂出版了黄梅戏进校园教材。2010年,黄梅县在全省率先启动了“黄梅戏艺术进校园”的特色教育工程,先后编纂出版了《黄梅飘香》、黄梅戏进校园教材,并率先试点推广黄梅戏走进校园工作。
多途径组织演艺队伍进校园授课。不定期安排或推选专业演员深入学校辅导,开展戏剧创作和表演专业培训,邀请电视台录制教唱黄梅戏专题,供学校电教教学。
通过“双推”和“双进”提升师生戏曲审美品味。教育部门在推进戏曲特色学校创建时,必须包含戏曲进校园;在制定学校教育评价制度时,必须要把传统文化和艺术教育纳入评价体系。文化部门在推行文化惠民演出时,必须安排送戏曲进校园;在剧院排演戏曲时,必须为中小学生进剧场提供免费服务,确保每名学生每年至少欣赏一场戏曲演出。
来源:黄梅微讯
编辑:谢梓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