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共享破“孤岛” 黄冈不动产登记“一件事一次办”惠企利民

“以前跨区办房产证,得来回跑好几趟,现在在市区窗口提交材料,2小时就拿到了证,太方便了!”10月20日,在黄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服务大厅,刚办完异地房产登记的市民王先生拿着不动产权证书,连连称赞办事效率的提升。这一变化,正是该市以“鄂惠登”品牌为引领,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登记财产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黄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紧扣高效办成一件事核心要求,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推进业务流程再造,推动不动产登记从能办向快办、好办、延伸办、指尖办、全域办跨越式发展,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域、便捷高效的“黄冈通”登记服务新生态。

市域通办实现跨域零跑腿

“信息孤岛、区域壁垒、信息化发展不均衡”曾是制约黄冈不动产登记效率的“老大难”问题,企业群众跨县(市、区)办理业务时常面临“多地跑、反复跑”的困境。为破解这一痛点,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创新推出“五统一”运行模式——统一数据管理标准、统一信息共用机制、统一业务办理系统、统一线上平台建设、统一服务工作规范,强力推进“黄冈通”市县通办改革。

如今,全市342项全类型不动产登记业务已实现“市域通办、市域通查、全市联办”。企业群众无需再受属地限制,可自主选择全市任一登记窗口,异地申请办理全域范围内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办理时限从过去的平均3天大幅压缩至2小时,效率提升近36倍。与此同时,法院、公安、检察院等部门也可通过专用通道,依法查询全域不动产信息,有效提升了不动产信息核查与裁定处置效率。据统计,改革实施以来,全市已累计办理“市域通办”业务457件、“市域通查”业务2064件,为企业群众节省了大量时间与人力成本。

网点遍布构建便民服务网

“在家门口就能办房产证,不用专门往市区跑,对我们老年人太友好了!”在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便民服务中心,村民张阿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申请。这得益于该市不动产登记“延伸服务”的全面拓展。

为让服务更贴近群众,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将登记窗口主动延伸至银行网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公积金中心、公证处、融资担保公司、中介机构及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等场景,在全市布局设立延伸服务网点500余个,形成一张覆盖城乡、触角广泛的便民服务登记网,真正实现“就近办、少跑腿”。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中心还推行“首席服务员”上门帮办服务,将登记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上门解惑、就地办公”的方式,为特殊群体提供定制化服务。仅2025年,全市就已开展上门帮办服务409人次,用“脚步”丈量便民服务的温度。

智慧登记开启指尖快办理

“以前办二手房过户,得先跑不动产登记中心,再跑水务、电力、燃气公司,现在在手机上填一次信息,所有手续一次办完,太省心了!”市民李女士通过“黄冈通”线上平台办理二手房过户时,深刻感受到了“数据跑路”带来的便利。

近年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以“数据赋能”为核心,全力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打造数据共享“直通车”。通过“技术赋能+服务创新”的组合举措,中心已实现与公安、住建、税务、市场监管、民政等多部门的信息实时共享,让数据“线上路”代替群众“往返跑”。在此基础上,中心深化“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推出线上线下“二手房转移+水电气视网”一体化过户服务,将原本需要多部门、多环节办理的事项整合为“一件事”,实现“一次申请、一次受理、一次办结”。

针对企业融资需求,中心还优化抵押登记流程,实行“一表办理”,大幅精简办事材料,电子证照实时生成,银行可即时查看电子证照并完成放款,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慢、融资难”问题。数据显示,改革后企业办理抵押登记时间缩短至一小时内,融资效率显著提升。

“我们将继续以‘鄂惠登’品牌为引领,紧盯群众需求优化服务,持续推出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为黄冈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陶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