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开车
有的驾驶人因路程遥远、精力有限
途中打开车辆的“辅助驾驶”
需要注意的是
“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
脱手脱眼不可行
男子酒后躺副驾睡觉
“智驾”开车20分钟被判危险驾驶罪
据央视新闻报道,9月13日凌晨,浙江杭州一男子王某某酒后使用“智驾神器”驾车,自己躺副驾睡觉,在道路上行驶了20分钟。为了“骗过”方向盘检测,王某某在方向盘上加装了一种被称为“智驾神器”的配件,让系统误以为驾驶人员的双手未脱离方向盘,使车辆持续保持无人驾驶的状态。所幸夜深车少,未造成严重后果。
9月19日,经法院审理,被告人王某某被判犯危险驾驶罪,处拘役一个月十五日,并处罚金4000元。
开启“智能驾驶”功能后驾驶人反应不及出事故
国庆假期期间,刘某在驾车过程中开启了车辆智能驾驶功能,行驶至二广高速湖南常德段时,前方有一辆货车违法变道,刘某减速避让不及,失控后分别撞上了中央护栏和大货车,场面十分惊险。事故造成两车不同程度受损,所幸小车上4名司乘人员都没有受伤。
交警认定,在这起事故中,小车驾驶人在开启智能辅助驾驶过程中没有违法行为,而货车驾驶人杜某因变更车道时,影响其他正常行驶的机动车通行,负事故全部责任。
男子喝3斤白酒用智驾开车20公里
被判拘役和罚款
今年5月底,浙江杭州高速公路交警通过公共监控查询时发现,有一辆小车正停于高速公路主线车道。交警到达现场后,看到驾驶位上有一名男子靠在座椅上一动不动,任凭如何呼喊都毫无反应。在交警打开车门的一瞬间,闻到了浓郁的酒气。据调查,33岁的驾驶员姜某当晚喝了两场酒,一共约3斤白酒。饮酒后,他打算试试他新购买车辆的智能驾驶水平,并误以为自己设置自动驾驶后,即便被交警拦查,他也能辩解说自己并未驾驶,而是车辆自行行驶。然而,在返回途中,他因酒后困倦而慢慢失去意识后入睡,双手脱离了方向盘,激活了车辆的安全机制,导致车辆逐渐减速并最终停下。对此警方表示,无论是否开启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员都是车辆的实际操控者和责任主体,只要驾驶员饮酒后在车内启动车辆并行驶,就符合酒驾、醉驾的认定条件。据警方透露,姜某被淳安县人民法院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再次提醒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
脱手脱眼不可行
驾驶人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过度依赖“智驾”弊端
1.限制应变能力:使用自适应巡航后,驾驶员可能会对车辆的速度控制产生一定程度的依赖,降低了对路况变化的应变能力。
2.过分依赖系统:过度依赖自适应巡航功能,可能导致驾驶员的驾驶技能和反应能力下降。
3.系统故障风险:如果辅助驾驶系统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甚至引发车辆失控。
4.不适用于复杂路况:在夜间道路、交通拥堵、施工路段等复杂路况下,自适应巡航可能无法正常工作,或错误识别、误判障碍物。在山路弯道较多的道路上,使用自适应巡航有一定安全风险。
5.驾驶员容易分心:驾驶员可能会因为系统的自动化而放松警惕,容易分心,甚至疲劳驾驶,从而影响对道路的观察和判断。
来源:应急管理部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