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东坡文化旅游周暨遗爱湖夜游项目盛大启幕
记者 鲁 娜
十月的黄州,秋意渐浓,文风鼎盛。
10月1日晚,遗爱湖畔人潮如织。位于水韵荷香景区的东坡渡游船码头,早已是流光溢彩、宾朋满座。一场以“遇见黄州 从此东坡”为主题的2025黄州东坡文化旅游周暨遗爱湖夜游项目在此正式启航。这不仅是一场文旅项目的启动,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邀约,邀请八方来客共同走入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当舞蹈的笔墨在遗爱湖这幅画卷上挥洒,千年的黄州山水便随之鲜活起来。精心编排的舞蹈《千里江山图》将现场观众的思绪拉回到宋代。环环紧扣的表演让观众们目不暇接。
门楼之上,舞者翩然独舞,衣袂飘飘,宛若从宋词中走出的仙子,用曼妙舞姿诉说着黄州穿越千年的热情。骤然间,冷烟花划破夜幕,点亮了每一张仰望的脸庞;热情似火的“火群舞”表演瞬间燃动全场。
更为奇幻的景观还在水面上演。古老的“打铁花”技艺在此被创新演绎,匠人们奋力击打,滚烫的铁水腾空四溅,化作漫天纷飞的“星光雨”,与湖面倒影构成璀璨星河。风火轮表演者则以其矫健身姿,划出一道道绚丽夺目的光影轨迹,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哇,真好看。”人群中传来阵阵惊叹声。他们争相举着手机按下录制键,保存下这精彩瞬间。
天空中,一场由无人机编织的东坡诗意,为观众呈现了科技的魅力。数百架无人机如同训练有素的精灵,在夜空中编织出一幅幅流动的光影画卷。队形变幻间,一代文豪“苏东坡”的卡通形象拱手作揖,亲切可爱;紧接着,遗爱亭、栖霞楼等黄州标志性美景次第呈现,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当组成五星红旗时,身穿校服的学生情不自禁地举起右手面向天空敬礼。
随着主礼嘉宾宣布“‘从此东坡’夜游项目正式启航”,码头响起一片欢腾。首批夜游游客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检票登船。
作为全国首个东坡文化沉浸式夜游项目,遗爱湖夜游项目紧扣“以诗为境、以月为媒”的设计理念,巧妙利用灯光、投影、音乐、诗词朗诵与实景演绎,通过“一景一诗词、一月一时空”的呈现方式,完整展现苏轼从才子苏轼、东坡居士到坡仙的三次身份蜕变。夜游环线约4公里,全程40分钟,乘坐游船可以体验“梦回大宋”“腹有诗书”“乌台诗案”“寂寞沙洲”“承天夜游”“赤壁怀古”“一蓑烟雨”“千里婵娟”八大核心场景。
此次启航仪式,标志着“遇见黄州 从此东坡”遗爱湖夜游项目的正式落地运营,更通过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科技的精彩对话,生动展现黄州东坡文化的永久魅力与时代活力。
活动期间,备受期待的“苏东坡”黄州文旅IP形象正式发布。该形象憨态可掬而又充满文雅之气,旨在以更亲民、更富时代感的方式,让东坡文化走进寻常百姓家,成为黄州文旅崭新的视觉符号和情感纽带。
加推船票 延时收班
“从此东坡”夜游项目火爆出圈
记者 胡 辉
国庆假期,黄冈遗爱湖畔灯火流光,人潮涌动。全国首个以东坡文化为主题的沉浸式夜游项目——“从此东坡”夜游项目在遗爱湖公园一经亮相便迅速“出圈”,掀起一股文化夜游热潮。为应对持续高涨的人气,主办方紧急加开游船班次,并将运营时间从原定的晚上9时延长至近11时,仍一票难求。
10月1日晚“从此东坡”游船项目亮相,还未到登船时间,码头早已挤满游客。傍晚6点刚过,等候区就排起长龙。不少游客举着手机对着湖面缓缓驶过的宋风画舫拍照,兴奋地讨论即将开启的“东坡之夜”。
“我们9月30日就接到消息,10月4日之前的夜游票已经销售一空。”项目总监肖林倩坦言,市民和游客的热情远超预期,为满足游客需求决定加推夜游船票,运营时间也根据游客需求延长至晚11时左右。目前,投入使用的6艘游船中,3艘可载30人,3艘可载50人,但即使满负荷运转,夜游船也经常需要排队等候。“没办法,大家都想上船体验。”
晚上7点整,“遗爱号”“东坡号”“定慧号”等古韵十足的游船陆续离岸。刚驶出码头不久,一场视觉大幕徐徐拉开:一幅长22米、高6米的巨型机械卷轴在湖面上缓缓展开,光影交错间,“乌台诗案”的历史场景跃然眼前——苏轼被贬黄州的落寞与坚守,在声光电的演绎下令人动容。
“为了这一眼,我们下午4点就从武汉出发了。”武汉游客张欢全程举着手机录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画面,“排队一个多小时也值了。”
行至“赤壁怀古”段落,整场夜游迎来高潮。千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中拼出“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恢宏图景;与此同时,千年非遗技艺“打铁花”在湖面燃放,滚烫的铁水撞上冷雾,瞬间炸裂成漫天星火,如流星雨洒落水面;一艘仿古战船破水而出,帆影随水波起伏,配以浑厚的诗词吟诵,仿佛将人拉回那个豪情万丈的年代。
“太震撼了!”游客饶佳棋特意带朋友前来,“我朋友本来还不太想来,结果刚看一半就说:下次一定要带家人一起来体验。”
一趟游程约40分钟,每一分钟都有不同的光影故事上演。许多游客感叹:“像看了一部流动的东坡电影。”不少人表示,照片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朋友圈刚发出去就被追问“这是哪儿?”
“从此东坡”夜游项目依托遗爱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以苏轼在黄州4年的心路历程为脉络,运用数字光影水幕投影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通过八大场景的沉浸式叙事,让东坡文化真正从历史当中走出来,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文旅产品。项目执行导演李莉说:“我们不是在讲历史,而是在还原一种心境。当游客站在船上,看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文字亮起,有人会安静下来,甚至眼眶泛红——那一刻,我们就知道,东坡回来了。”
体验好是众多游客的评价。每当游船缓缓靠岸,游客们都会意犹未尽地交谈着沿途所见。“下次得早点来,既能逛灯会,又能抢个靠窗的好位置。”走出码头时,游客张慧正和朋友商量着“二刷”计划。
光影里品宋韵 灯影中读东坡
“东坡·千灯之夜”点亮国庆假期
记者 胡 辉
“第一次来黄州,就被震撼到了!景区里全是灯,如同星河落人间。”10月1日晚,黄冈市区遗爱湖畔人声鼎沸,“东坡·千灯之夜”2025东坡文化旅游区首届灯会在遗爱湖公园幽兰芳径景区亮相,一经推出马上迎来如潮游客。
来自武汉的游客李梦琪一边拍照,一边感慨不虚此行。她身后,“诗画载月·东坡遗韵”东坡文化灯光展区的“赤壁怀古”灯组正映照湖水,湖水波光与灯光交相辉映,仿佛苏轼笔下的“江上清风”穿越千年扑面而来。
这个国庆,“东坡·千灯之夜”灯会成了黄冈火爆的打卡地之一。自贡匠人扎制的彩灯,搭配现代光影技术,将东坡文化、宋代风雅与国潮元素巧妙融合,吸引大批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白天逛景区,晚上看灯会,成了不少人行程单上的标配。
沿着湖边小道前行,“萤寰秘境·童心奇遇”昆虫世界灯光展区最先迎来一拨又一拨孩子。蝴蝶灯在树梢轻颤,瓢虫灯藏在草丛中眨着眼,脚下的“萤火虫”星星点点。河南信阳游客张昊陪着女儿追着光跑了一圈又一圈,“她说像进了童话世界。”他笑着掏出手机,“拍了几十张照片,朋友圈都发不过来了。”
“风雅天工·宋潮华章”宋韵国潮文化灯光展区则是许多摄影人的“战场”。来自湖南长沙的摄影博主陈远架好三脚架,正在给模特调光。“我专门邀约摄影爱好者一起过来的。”他说,“网上看到预告就心动了,现场比视频还震撼。这些灯组还原度很高,拍出来有质感,也有故事感。”他打算把素材剪成短视频,推荐更多人来黄州看看。
在“诗画载月·东坡遗韵”东坡文化灯光展区,一组以《水调歌头》为主题的灯组前,挤满了举着手机录像的游客。“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句随着灯光缓缓流转,有人轻声跟读,有人静静凝望。来自江西九江的游客周明带着父母前来,他父亲是中学语文老师,看到灯墙上一句句熟悉的词句,忍不住吟诵出声。
“我们一家都是东坡迷。”周明说,“知道黄州是东坡先生人生转折的地方,一直想来看看。白天去了东坡赤壁,晚上来看灯会,没想到诗词真的能‘亮’起来,老人看得直点头。”
这场灯会不只是赏灯。主办方介绍,活动期间还有千架无人机表演、打铁花、水上火壶秀等精彩节目,在幽兰芳径景区里就有非常合适的观赏点。安徽安庆的王女士原本只是路过黄冈探亲,听说有灯会和演出,临时改了行程,“我多留的这一天很值。”她说,“以前觉得黄冈市区黄州就是个小城,没想到吃喝玩乐都齐全,人也热情。”
夜渐深,湖边依旧人流不息。不少游客提着刚买的文创花灯慢行湖畔,灯光倒映水中,随波荡漾,真正应了那句“千灯映湖”。深圳游客赵环感叹:“假期跑了好几个城市,黄冈这一站最让我惊喜。既有文化的厚重,又有新潮的表达,适合一家人一起慢慢逛。”
一场灯会,不仅照亮了城市的夜晚,也让延续千年的东坡文化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当诗词变成光影,当历史走进生活,黄冈不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名字,而是一座可感、可触、可沉浸的文化之城。
再回黄州,唐细凤惊喜连连——
家乡一年一个样
记者 王 慧
“《大江东去》超好看,从此东坡夜游风景绝,就连区委大院食堂的米饭都格外香……”10月7日,踏上回温州的列车,唐细凤在朋友圈写下这段文字,为这个十一假期的黄州之行画上圆满句号。
唐细凤是土生土长的黄州人。2006年大学毕业后,她远赴浙江温州打拼,此后便在当地安家。前些年,因要照顾年幼的两个孩子,她鲜少回乡;如今孩子长大,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她每年总会挤时间回黄州一两趟。
在她眼里,家乡一年一个样:道路全域刷黑,遗爱湖公园拔地而起,家门口的口袋公园越来越多——这让爱跑步的她,终于能畅快地用脚步“阅读”家乡的每一处新貌。
今年五一,没能回家的她刷到《大江东去》音乐剧雨中演出的视频,内心满是激动,更因错过这场盛宴而遗憾不已。十一放假前,得知这部剧将在东坡外滩复演,她早早调好闹钟抢票,不仅顺利买到温州往返鄂州的车票,更稳稳“赴约”这场期待已久的东坡文化之旅。
再回黄州,遗爱湖给了她新惊喜。幽兰芳径景区的灯会流光溢彩,各式造型的花灯吸引游人如织,她和姐姐想给孩子拍张照,都得“见缝插针”。黄梅戏大剧院旁的千架无人机秀更让她记忆犹新:站在东坡吉市入口,看着无人机批批升空,五彩灯光将夜空点缀得浪漫非凡,让人挪不开眼。
5日晚,她走进心心念念的《大江东去》演出现场。当晚本是明月当空,可随着台上苏轼被贬的剧情推进,天上的月亮竟悄然隐入云层——天上月与眼前景奇妙交融,让她直呼“太有代入感”。而演员的精湛演技、沉浸式的现场互动,再加上不到百元的亲民票价,更让她真切感受到家乡发展文旅的诚意与用心。
最幸运的是6日晚。此前一直没抢到“从此东坡”夜游船票的她,竟遇上现场临时加船。她和家人如愿登船,晚风拂面,美景入眼,那一刻,所有喧嚣都被抛在脑后,只剩满心的惬意与自在。
“这几年家乡全力擦亮东坡文化名片,打造了这么多好项目,我们这些在外的游子特别自豪。”唐细凤笑着说,“真心祝愿家乡黄州,越来越好!”
白天逛公园、看石刻,晚上看演出、赏灯光——
小学生戴彦泽:“这个假期,充实又快乐!”
记者 李 娇
这个国庆,黄冈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戴彦泽没有出远门,他在黄州度过了一个充实又快乐的假期。8岁的他,用脚步丈量家乡的风景,用眼睛记录文化的碰撞,在心中种下一颗关于“东坡文化”的种子。
“十一那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东坡外滩,看了大型原创实景音舞诗画《大江东去》。”戴彦泽说话时眼睛亮亮的,“剧场特别壮观,晚上灯光一亮,非常好看。”
作为在黄州长大的孩子,戴彦泽对苏东坡并不陌生。“我知道苏东坡在这里写下《赤壁赋》。”他说,“《大江东去》里动听的歌、酷炫的舞台配合演员精湛的演出,让我觉得苏东坡离我们很近,很真实。”
第二天,戴彦泽走进黄梅戏大剧场,再次享受到一次文化大餐,这次迎接他的是杂技剧《太极熊猫》。“熊猫阿宝一出场我就笑了,特别是缩骨功那段特别精彩!”戴彦泽说,“《大江东去》让我学到了历史知识,《太极熊猫》让我笑个不停。”当记者问他更喜欢哪一个剧时,他歪着头想了想说:“都喜欢!”
在遗爱湖公园,戴彦泽最喜欢的是苏东坡石像。“他是黄州的名人,站在那儿就像在和我们打招呼。”
“这个假期,充实又快乐!”戴彦泽白天逛公园、看石刻,晚上看演出、赏灯光,感受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黄州。
“十一在黄州超好玩!”戴彦泽像个小导游一样在视频里向外地朋友介绍美景,“白天去遗爱湖,十二个景区美不胜收;晚上看《大江东去》,诗词和光影带你穿越千年;再看《太极熊猫》,熊猫萌宝打太极、耍杂技,超有趣!”他还不忘推荐美食:“东坡肉是苏轼在黄州发明的,软烂香甜,一定要尝尝!”
当问他给这次假期的生活打几分时,他毫不犹豫地说:“10分!不出远门就能看到这么高质量的演出,学到很多知识,黄州变得越来越美了。”
小长假期间,戴彦泽的假期被行程填满,也被快乐包裹,更沉浸式感受到了家乡黄州文化活动的蓬勃魅力。
市民王宁——
一天一景打卡黄州寻美
记者 鲁 娜
10月3日晚,遗爱湖畔星光与灯火交相辉映,饭后邀约来此赏景的市民络绎不绝。
东坡渡码头,一声浑厚的吆喝划破夜空。赤膊汉子奋力扬起木勺,炽热的金红色弧光瞬间撕裂夜幕,恰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真实写照。
围观人群中,惊叹声此起彼伏:“太漂亮了!”“太震撼,不虚此行!”市民王宁正举着手机拍摄,身旁的小儿子看得兴奋,忍不住蹦跳起来。
王宁笑着说,“现场看打铁花的视觉冲击,比任何视频都要惊艳。”
这个国庆,不少人早早规划远行,王宁却选择“宅家过节”。“最怕高速堵成停车场,景区挤得看人头。”她说,刷到公众号推送的国庆活动预告——黄州好戏连台,遗爱湖还新推了夜游项目,便和家人商量:“不如留在黄州,一天逛一处,轻松又能深度玩。”
10月1日晚7点,2025黄州东坡文化旅游周启幕,同步上线的遗爱湖夜游项目,瞬间吸引了大批市民。王宁也带着孩子、约上朋友赶来,“可惜出门晚了点,到的时候好多节目都结束了,所以今天特意早来。”
对照着国庆活动表,王宁的“黄州寻美计划”安排得满满当当:“明天白天去东坡赤壁,晚上再来看‘千灯之夜’游园灯会。”既避开了人潮,又给孩子们的假期添了不少乐趣。
当晚,除了打铁花,无人机“孔明灯”秀、东坡国风巡游等演出也让一家人直呼过瘾。“我的作文素材终于够了!”王宁的女儿高兴地说,老师布置了以“最美的风景”为题的国庆中秋作文,看完这些表演,她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
晚上8点半,尽兴的王宁带着孩子准备回家。此时的遗爱湖畔,依旧灯火璀璨,游人沉醉其中,不舍离去。
游客肖丽跟着苏轼游黄州——
“我们没来错!”
记者 鲁 娜
“就在这桨声灯影里,在那熟悉词句响起的一瞬,我猝不及防地遇见了东坡。他的豁达穿透了时光的帷幕,在这片朦胧水雾中,与我心中的波澜深深共鸣。”10月5日,游客肖丽在她的社交平台上发布了对遗爱湖夜游项目的游玩感受。
这个国庆假期,黄冈遗爱湖公园的“从此东坡”沉浸式夜游项目成为一大亮点。航程40分钟、航线4公里,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了“梦回大宋”“腹有诗书”“乌台诗案”“寂寞沙洲”“承天夜游”“赤壁怀古”“一蓑烟雨”“千里婵娟”8个核心场景。
肖丽来自江西。此次国庆他们一家选择自驾游,黄冈是其中一站。
“作为苏轼的遗址遗迹地之一,之前就一直很想来黄冈看看。这次在网上看到黄冈新推出了夜游项目,全家人都出动了。”肖丽说,他们来之前就做好了攻略,准备利用一天时间游玩。
早上,从酒店出发后,肖丽一家来到东坡赤壁景区。“门楣上‘东坡赤壁’四个大字能瞬间将人的思绪拉回到那个文采风流的时代。”肖丽说,里面的景点都是历史的印记。
二赋堂、坡仙亭、碑阁、赤壁矶……她展示着手机里拍下的不同景点的打卡照。景区门口的文创小店让她的钱包“瘪”了一下。“产品好丰富,孩子们也很喜欢,我买了几个与东坡有关的冰箱贴。”
从东坡赤壁景区离开,他们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安国禅寺。这里是苏轼人生低谷时的精神慰藉与归宿。肖丽说,寺里环境幽静,让人十分安宁。
让她感到比较贴心的是停车免费和黄州区政府食堂的对外开放。“以前假期出去玩,停车位不好找,吃饭时餐馆也是需要排队等候,很耗时。在这里没有这种困扰。”肖丽说,他们一家中午在食堂吃饭,四菜一汤才15元,都是师傅现场炒,新鲜好吃。
下午,他们顺路去逛了东坡外滩和遗爱湖公园,然后驱车来到公园的水韵荷香景区看国风表演。
夜幕降临,景区的灯次第亮起。东坡渡码头已经有游客排队等候登上承天号游船。肖丽他们也在其中。这是他们今晚游玩的最后一个景点。肖丽感叹:“今天追着苏轼的足迹旅行,才明白黄州对他的意义。我们没来错!”
千年东坡遇知音 一江豪情引客来
《大江东去》再掀观演热潮
记者 李 娇
这个国庆假期,黄州东坡外滩格外热闹。每晚8点,遗爱湖畔的江山明月剧场座无虚席,大型实景演出《大江东去》焕新归来,延续着今年五一“开票即售罄”的奇迹,再度掀起观演热潮。
“我们特意从武汉开车过来,就为了看这场演出。”一位带着10岁儿子的母亲在入场前告诉记者,“幸好提前3天就买了票,听说现在票都快卖完了。”
剧目的核心始终聚焦于苏轼的精神世界。从乌台诗案后的彷徨,到黄州乡邻温暖中的觉醒,再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演员们用精湛演技配合跌宕音乐,将这位文豪的情感蜕变刻画得淋漓尽致。全剧精心编排的25首歌曲,将古琴、箫等传统民乐与现代交响乐巧妙融合,让苏轼的诗词歌赋与人生哲学在旋律中获得新生。当《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合唱响彻夜空,千载豪情仿佛穿越时空,在观众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演出的场地很特别。舞台搭在湖边,高20米,造型如山,背后是真实的湖水和对岸的城市灯光。舞台上,演员赤足站在“赤壁”前,吟诵着“大江东去,浪淘尽”,背后的湖水波光粼粼,仿佛真的把观众带到了千年前的长江边。
“最打动我的是苏轼在黄州种地的那段。”家住浠水的郭艳飞带着一家5口来看演出,“一个文人,被迫务农,却能在困苦中写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的诗句,演员把这种转变演得特别真实。”
演出不仅吸引本地观众,更成了外地游客来黄州的理由。江西抚州的刘梦超是苏轼文化的爱好者,这次特意选择国庆假期来黄州。“知道有这场演出,我就把黄州定为了必到之地。”她说。
“真没想到黄州这么美!”84岁的老人在看完演出后发出由衷感叹。老人的儿子周清和在深圳大湾区工作,国庆受同学邀请特意带着母亲来黄州游玩,这也是老人的黄州“初体验”。此前老人印象中的黄州只是个“小地方”,而眼前的城市风貌、精彩的演出与优美的景点彻底刷新了她的认知。
“这次是二刷了。”观众骆仲难掩激动,“五一”假期看过一次,这次听说有升级,又来了。每次看都有新感受。”游客万旭对剧场的细节印象深刻:“连座椅都悄悄升级了,看完整场腰不酸,被这些细节暖到了。”
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还意犹未尽。剧场外的东坡诗词打卡墙前,不少人在拍照留念;旁边的美食市集里,游客们品尝各色小吃。
据主办方介绍,国庆期间的演出票几乎全部售罄,将在10月12日及17日至19日加演。更让人欣喜的是,今后周末也将常态化演出,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感受这场文化盛宴。
白潭湖“水上潮玩”项目——
动静之间解锁秋日湖趣
记者 何皎月
“啊……”失重瞬间的秒破音;
“哈哈……”飞溅浪花传达出的兴奋。
10月的白潭湖秋风习习,湖面上沸腾着欢笑声。这座曾以静谧闻名的黄州水域,被“水上潮玩”项目注入了青春活力。国庆假期,彩色浮桥围合的水世界入口处家庭游客的遮阳伞连成流动的虹带,年轻人脚踩浪板划破碧波的身影与静谧湖域构成动静相宜的画卷。
“3、2、1,起飞!”随着教练的口令,00后陈先生紧抓水上飞人设备扶手,高压水柱瞬间将他托举至五米高空。银白水链在阳光下绽开,他橙色的救生衣仿佛成了跳跃的火苗。“失重那秒差点喊破音,但俯瞰整个白潭湖的刹那,真的理解了什么是‘水上迪士尼’!”他抹着脸上的水珠说。
在摩托艇漂移区,不时爆发出惊呼声。特技驾驶员操控艇身90度侧立,尾浪在空中甩出炫目的圆弧,被称为“水上劳斯莱斯”的豪华漂移艇则带着游客在湖面画出优雅的S形曲线。刚与母亲一起体验完的小学生陈梦琦感叹:“比过山车更震撼!”
无动力游玩区藏着满满的温情。10岁的陈正宇和父亲同坐一艘皮划艇,一人一桨配合默契,桨叶划过水面,留下圈圈涟漪。“以前假期总带孩子逛商场,现在既能亲近自然,还能锻炼他的胆量。”陈爸爸边划边望向不远处的水上闯关区,笑着补充,“这次我们全家10口人一起来的。”不远处,彩色浮台搭成的平衡木、攀爬网前,孩子们跌跌撞撞又倔强爬起的模样,与岸边家长的加油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节日里最暖的旋律。
“项目自今年8月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万多人。9月底天气转凉后项目本已进入淡季,但这次双节又迎来了‘小高潮’。”白潭湖水上潮玩项目运营负责人介绍,为了让游客玩得安心,他们特意在双节期间安排专业教练分时段巡场,“既要守住安全底线,也要帮怕水的游客迈出第一步,好好感受湖趣。”
来源: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