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68岁老党员周波打造社区共享客厅—— 我家变“我们的家”

“磨一把刀5分钟就好了。”9月27日,周波将磨好的菜刀递给一旁等候的邻居。他身后的博古架上放着各种常见工具:电钻、角磨机、冲击钻、电锤等。

周波住在英山县温泉镇东门社区。2022年,他建起了名为“周波好邻居之家”的便民服务点,免费开放为居民提供休息场所,也让他能更方便地帮助他人。

130平方米里的热闹

在“周波好邻居之家”,中央空调高速运转着,十多位老人三三两两地坐在一起下棋、聊天。

70岁的王胜福和老伴旁观邻居下象棋,时不时低语几句。近段时间,王胜福和老伴经常来“周波好邻居之家”坐坐,聊聊天,看下棋。

“这里很热闹,离得也近,下楼就到。”王胜福说,她和老伴以前住在方家咀镇,近两年来城里帮忙带孙子,“周波好邻居之家”让他们找到了很多同龄人。

问及当初建立这个便民服务站的初衷,周波说:“我这人热心肠,退休后闲不住,就想有个固定地方,方便帮大家。”于是,他买下了130平方米的房子并装修改造成便民服务站。邻居们需要帮助时可以直接过来找他,也能为周边老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之处。

客厅里,一排热水瓶装满开水,靠近门口放着,方便前来歇脚的老人们喝水。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0点,老人们来来往往的。“这里白天不锁门,想来随时都可以来。”王胜福笑着说。

周波自费数万元购买了不少工具,谁家需要借用的过来说声就可拿走,不会使用的他也会拎着工具上门提供服务。周波还做了一面旗子,上面写着提供的服务、地址和联系电话,上门服务时带着,方便更多人。

渐渐地,“周波好邻居之家”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其他社区的居民也会带着自家需要打磨的剪刀或者菜刀过来找周波帮忙。

通下水道、做咨询、钻孔……周波的“业务”范围越来越广,但他甘之如饴。

后院一角的“知识力量”

“喂,是周波吗?听说你能提供法律咨询,能帮帮我吗?”前不久,一通从深圳打来的求助电话让周波开始了跨越千里的法律服务。

周波介绍,求助的人是英山人,在深圳务工,陷入了合同纠纷。得知他可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后打了那通电话。“我喜欢法律,各种法律书籍买了几百本。”周波说。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自学法律,笔记就记了厚厚几大本。遇到啃不动的难题就追着律师请教,网课更是看到深夜。硬生生把物理专业出身的自己变成了半个律师。周波还在后院单独建了个法律书房,提供各种法律书籍的借阅,也是他的调解纠纷会客室。

书房里,《公民法律体系百科全书》《交通事故处理法规实用案例》《最新司法解释全集》……琳琅满目的书籍摆满了整整两个书架。

邻居们遇到事了就会来找他。产权、债务、宅地或是离婚官司,无论哪种纠纷,周波都能给出建议。6月,周波帮助72岁的余斌解决了债务纠纷。

从一个人会到一群人会

每个月,周波都会跟随社区一起到周边小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居民们送上志愿服务。

而必不可少的,就是普及心肺复苏术。

“当时经常来这里的邻居家有人因心梗去世,我们就想着普及急救知识。”周波的妻子段紫玲介绍,熟人的离世,让他们意识到多掌握一些急救知识,就能从容面对紧急情况。

自费购买模具,找朋友学习急救技能……夫妻俩都成了熟手。空闲时,段紫玲也会和周波一起去不同小区演示急救技能。

东门社区有14个网格94个小区,其中60岁以上的有2651人,80岁以上的有133人。老年人口数量占据了近四分之一。

每次的志愿服务现场,周波都会示范讲解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抢救有黄金时间,要赶快用人工呼吸配合胸外按压来救命……”

前不久,周波利用心肺复苏术对78岁的舒爹爹进行急救,为医生争取了救援时间。周波说:“生死就在那黄金4分钟,急救知识真能救命。”

如今,周波的公益服务早已从莲二塘小区延伸到了周边小区。在他的带动和教学下,越来越多的居民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社区自救互救的能力在不断提升。

“我们社区有13个人,现在人人都会心肺复苏术。”冯腾自豪地说,有了“周波好邻居之家”,社区邻里关系更融洽了,小区更和谐了。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鲁娜 通讯员 肖熠

编辑:毛紫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