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总,又有新的订单!”9月28日,销售团队递给聂星星的报表显示:短短一天线下销售成交额达200万元。眼下,位于浠水南城开发区的湖北安市食品有限公司厂房即将竣工,聂星星忙得脚不沾地。
受联合国粮农组织邀请,10月,她将赴意大利罗马出席其成立八十周年暨主题为“携手共创更优食品和美好未来”的全球青年行动论坛。“黄冈是农业大市,希望能借此机会向世界推介黄冈。”
在大多数人挤向城市发展的今天,这位身着白色衬衣、秀发披肩的都市丽人,却选择了一场向乡村的“逆行”。
爱美的姑娘却吃下了农村创业的苦
初见聂星星,她化着淡妆,身着白衬衣,穿着小高跟鞋,与人们想象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形象相去甚远。
向农村逆行发生在2021年。当时,仍在从事广告传媒行业的她,偶然接到一笔需要几万只散养土鸡的大订单。为了寻找优质货源,她慕名来到农业大县浠水。
在关口镇方庙村,一片700亩的板栗林让她停下了脚步。“位于大别山北纬30度,是天然的基因库……太适合散养土鸡了!”专业传媒人的市场嗅觉让她瞬间被这片土地吸引。她当天就找到村委会签下土地流转合同,生于潜江、家在武汉的她,毅然决定落户浠水。
然而,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布满荆棘。对于一个习惯了广告策划的“门外汉”来说,农业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勘探、修路、选址、建鸡舍、学技术……每一项都是硬仗。皮肤被晒伤,漂亮的衣服沾满泥土,但她事无巨细,亲自负责、监督每一项进度。村民们的目光从最初的怀疑变为惊讶:这个爱美的姑娘,竟然真的吃下了这份苦!
历时数月,荒山变了模样:鸡舍拔地而起,砂梨树长出新芽,水泥路通到山间。走进恒温控制的鸡舍,她能熟练地检查棚温、观察鸡群状况。这份从零开始的坚韧,彻底打破了人们对“爱美姑娘”的刻板印象。她的美,不仅在容颜,更在挥洒汗水的奋斗中熠熠生辉。
城里来的年轻姑娘温暖了乡亲们的心
“聂总刚来我们村时,大家心里都打鼓:一个城里来的年轻姑娘,能成吗?”方庙村党支部书记程立明坦言。
方庙村虽有养殖传统,但分散、不成规模,加之道路交通不便,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严重制约了村民增收。聂星星与镇村干部一起,多次上门走访,倾听村民心声。当了解到“路”卡住了发展的“脖子”,她决定投资50万元修路!
路通了,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更打通了农产品出村的“主动脉”。当发现村里其他农产品也找不到销路时,聂星星又利用自己的传媒背景,邀请网红进村,免费为乡亲们直播带货。“有一场三小时的直播,成交额高达200多万元,村民们个个欢喜得不得了。”村民脸上绽放的笑容,成了她留在乡村的最大动力。
“经过这两年,她带动我们做了不少事。我们家的散养鸡蛋,她每年帮我销售得很好。”村民瞿献忠的话道出了村民态度的转变。从怀疑到信任,从旁观到参与,聂星星和村两委一道盘活了荒山废地,解决了群众就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去年村集体收入分红13万元,今年差不多能达到20万元!”程立明高兴地说。
扎根第二故乡照亮一方土地
历经创业初期的艰辛与扎根阶段的磨合,聂星星的产业梦想愈发璀璨。如今,她的蓝千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方庙村的散养鸡规模达1.5万只,笼养鸡规模5万只,还准备建设一个10万只的全自动化鸡舍。
她以现代产业思维,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三产融合”产业链:一产蓝千生态专注家禽养殖与农作物种植,确保源头品质;二产成立湖北安时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三条生产线,研发葛根土鸡汤等深加工产品;三产“安时印象”专营店负责线下,“灵秀浠川”专注线上电商。
“一产打基础,三产来引流,二产才会变现。”这是聂星星摸爬滚打后总结出的心得。这条闭环产业链,年销售额达800万元,拥有20万粉丝,单场直播最高销售额30万元,为社会提供百余个就业岗位,帮助50多名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从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到乡村振兴的“兴农人”,聂星星收获了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银奖、黄冈市“优秀乡村电商主播”等荣誉。2025年3月,聂星星全票当选为方庙村名誉书记。
采访中,聂星星眼里始终含笑:“我希望成为一颗星星,散发光芒,照亮一方土地,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
创业者说:
让梦想在土地上生长
2021年,我带着团队和梦想来到浠水县关口镇方庙村。从零开始,我们在方庙村创立了蓝千生态。修路、开荒、建基地,从1.5万只散养土鸡起步,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辛,但又很扎实。
曾经的荒山焕发生机,乡亲们在家门口有了稳定工作,村集体有了实实在在的分红。村民脸上绽放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幸福,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未来,我将继续深耕浠水这片热土,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能在他乡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带动更多乡亲共享发展成果,这是我最大的动力和骄傲。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记者 汪秀玲 通讯员 方俊
编辑:毛紫叶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