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华章!2025黄冈保利艺术节今天璀璨启幕

编者按

黄冈保利艺术节自2022年启航,在中共黄冈市委宣传部的悉心指导下,已成为彰显黄冈城市文化魅力的重要符号。艺术节旨在通过多元化精彩纷呈的节目使广大市民更近距离地感受艺术、了解艺术,兼顾每一个年龄阶段观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使剧院成为新思想、新创意、新体验的策源地,搭建艺术交流互动平台,满足市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营造热烈和谐的文化氛围,提高市民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黄冈文化“新名片”,让艺术真正走进市民生活、满足不同群体精神需求。

初秋九月,当遗爱湖畔的秋风轻拂过黄梅戏大剧院,这座陪伴黄冈人即将走过十载春秋的文化地标,正迎来一场备受期待的盛会:第四届黄冈保利艺术节今天拉开璀璨序幕。本次艺术节黄冈黄梅戏大剧院精心筹备,从剧目筛选到阵容邀约,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益求精,只为给市民与游客带来一场高水准的文化盛宴。届时,名家名剧名团轮番登场。这场持续71天的艺术盛宴,汇聚9部14场涵盖合唱、杂技、话剧、舞蹈、古典乐等多元门类的精彩演出。它既是国际艺术语言交融碰撞的平台,也是黄冈文化艺术深耕发展的生动缩影。从非遗文化的创新焕新到文学IP的舞台化转译,从童声天籁的纯净演绎到跨界艺术的大胆实验,黄冈正以剧场为坚实支点,撬动整座城市的文艺复兴,与城市共生长。精心书写“以文艺铸魂、以美学塑城”的城市新身份。

自2015年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携手合作以来,黄冈黄梅戏大剧院始终秉持“高品质演出、低票价惠民”的核心理念,打造出普惠性文化供给的“黄冈模式”。今年,黄冈保利艺术节将继续传承这一优良传统,构建亲民票价体系,让“艺术为民”的理念深度扎根实践。十年来,依托政府补贴与保利院线专业运营的深度协作,黄冈黄梅戏大剧院的演出票价长期低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40%-60%,且每场演出均预留20%的百元以下惠民票。这一举措打破“高雅艺术是奢侈品”的认知,让不同收入群体的市民都能近距离感受艺术魅力:无论是学生群体以优惠价格观看男童合唱团演出,还是普通家庭带着孩子走进亲子杂技剧现场,抑或是老年观众低价欣赏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舞蹈、话剧,都能以低成本获得高水准艺术体验,真正实现“艺术为民”的初心。也为二三线城市推进文化惠民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范本。截至目前,剧院已累计引进举办超800场精彩演出,演出内容涵盖国际精品剧目、本土传统戏曲、公益专场演出等多个层次,充分彰显了黄冈文化市场的活力与潜力。  

本届保利艺术节的剧目创作注重多元艺术形式的融合创新,不仅丰富了文化表达的维度,更让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找到情感共鸣点,生动诠释了城市文化的“包容性”特质。演出剧目形式更加融合创新,多场演出均打破单一艺术形式局限,实现跨门类融合,其中马克西姆钢琴演奏会的融合创新尤为亮眼。作为全球知名的钢琴家,马克西姆此次演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典钢琴独奏,而是深度融合了古典音乐的典雅、流行音乐的活力与现代科技的炫酷,并将钢琴演奏与电子合成音效巧妙叠加,让观众在听觉与视觉的双重冲击中,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碰撞出的独特魅力。此外,一群男性舞者以现代舞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无名之辈》,融合了街舞、国际标准舞以及中国舞等多种舞蹈艺术形式,以倒叙舞剧形式,颂扬男性英雄逆境中的辉煌与坚韧。话剧《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畅销小说,将马伯庸笔下那个小人物在宏大时代下的紧张、挣扎与智慧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舞台。丹麦圣克莱门男童合唱团融合合唱与乐器伴奏、舞台情景,通过多元形式叠加丰富艺术表达维度。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艺术节还引入了具有深厚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的佳作,如2025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最后一颗子弹》,该剧不仅凭借深刻的主题立意引发观众思考,更以超100人的庞大演员阵容,将戏剧表演、肢体艺术与多媒体技术深度融合,通过恢弘的舞台场面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打破传统戏剧的表现边界,让观众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体悟背后蕴含的精神力量。同时,艺术节也着力推动本地文化发展,特别引入浠水杂技团的《黑白侠影・功夫熊猫》,该剧将传统杂技的高难度技巧与动漫IP的趣味元素相结合,既展现了中国传统杂技艺术的博大精深,又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一举措不仅为本地院团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助力其“走出去”传播本土文化,更丰富了黄冈本地演出市场的内容供给,让不同受众都能接触到兼具本土特色与创新活力的艺术作品,进一步凸显了艺术节的包容性,让艺术从“小众欣赏”转变为“大众可感”,凸显城市文化的包容性与生命力。

从“城市文艺圣殿”到“区域经济引擎”,作为黄冈的城市文化灯塔,黄冈黄梅戏大剧院的辐射作用覆盖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双重维度。在文旅消费带动方面,剧院凭借头部演出资源有效激活周边产业。以钢琴家马克西姆音乐会为例,其庞大的粉丝群体吸引大量外地观众专程赴黄冈观演,直接带动本地交通、餐饮、酒店及旅游等相关消费增长,逐步构建起“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的文旅消费新模式。同时,剧院也注重内容引进的战略性与多样性。现象级舞剧《无名之辈》显著提升了对本地年轻观众及艺术爱好者的吸引力,充分起到“文化引流”的作用;还有近期推出的热门IP话剧《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此前同名电影已获得广泛关注),则使黄冈同步对接时下最前沿最热门的文化作品,提升了城市文化消费的时效性和品质感。黄冈保利艺术节以这些精彩剧目为重要载体,在“演艺经济—文旅消费—产业升级”的全链条价值体系中,不仅重塑了城市文化基因,更成为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剧场的辐射效应,更让美育从舞台延伸至城市街巷,最终沉淀为城市的精神海拔。黄冈保利艺术节成为黄冈“十年文化基建”的亮眼答卷——以百万级观众体量奠定中部地区文化高地的重要地位。从引进近700个国内外优秀演出团体、超过90万人次观众走进剧院,到如今打造覆盖全年龄层的多元剧目矩阵,黄冈保利艺术节以持续的努力,将自身打造成黄冈文化“新名片”——它不仅用精彩剧目丰富市民精神生活,更以艺术为支点,撬动城市文化品位提升,让“以文艺铸魂、以美学塑城”的城市新身份愈发鲜明,为黄冈构建中部地区文化高地注入强劲动力,让艺术之火点亮城市。

编辑 | 李奕漫  初审 | 叶涵莹  终审 | 钱芳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余敏 郭颂)

发布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