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栗香漫山乡 振兴有“甜”方

秋日的彭思镇天子堂林场,1100亩板栗树枝头缀满饱满的“金疙瘩”。剥开带刺的外壳,棕红油亮的栗肉裹挟着清甜香气扑面而来。这颗沉淀了三十年光阴的栗子,藏着果实、增收、前景三重动人甜意,在山间书写着富民兴村的故事。

果实甜:舌尖上的天然甘醇

新鲜采收的天子堂板栗,堪称秋日味觉的“宝藏”——清蒸后粉糯绵密,香甜直抵舌尖;炒制后焦香浓郁,余味悠长。这份美味背后更藏着扎实营养:板栗富含淀粉、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炖汤增鲜、入菜添香、磨粉制食皆可,是名副其实兼具风味与营养的“山珍”。每年,80吨鲜栗通过自主销售与企业收购走上市场,成为食客们争相追捧的“秋日限定”。

增收甜:心坎里的富民喜悦

谁能想到,如今丰产的千亩栗林,曾是一片荒芜山地。1992年,彭思镇举全镇之力开荒植苗,历经三十载耕耘,才有了如今的天子堂林场。2024年,投入50万元建成的140平方米冻库,大幅延长了鲜栗保鲜期,为产业发展添足动力。每到采收季,栗林间一派忙碌景象,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搬运,30余人借此实现家门口就业,仅一季人均就能增收二三千元。“既能照顾老人孩子,又能多赚份收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村民们最真实的心声,正是板栗产业联农带农的生动注脚。

前景甜:山脚下的未来可期

如今的天子堂村,正让板栗的价值不断突破边界。依托千亩栗林的生态底色,结合灵山庙、天子堂古寨等特色人文资源,生态旅游区规划已提上日程。未来,游客可亲手采摘鲜栗、品鉴板栗美食,亦可漫步古寨探寻历史风情,“林业+文旅”的融合之路,正让这颗栗子的甜意从舌尖蔓延至乡村发展的每一个角落。

从荒山结出第一颗果实,到如今串联起产业、就业与文旅的富民链,天子堂的栗子甜在了舌尖,更暖了民心。这个秋天,不妨走进这片山林,亲手摘下“金疙瘩”,共品这份漫山遍野的甜意。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