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挎包”背初心 热血润乡土——记英山农商行优秀共产党员、陶家河支行信贷主管余戈

英山县陶家河乡,地处大别山腹地,鄂皖两省交界处,平均海拔高,距县城超过40公里。这里群山环绕、道路崎岖,自然条件艰苦,是全县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然而,正是在这片层峦叠嶂之中,一位年轻的金融人选择了坚守。他,就是英山农商行陶家河支行信贷主管、共产党员余戈。

2021年,余戈初到陶家河。面对陌生的环境、艰苦的条件,他没有丝毫退缩。“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扎根在哪里。”怀揣着这份朴素的信念,他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山区生活,将满腔热忱投入到金融服务工作中。挎包一背,双腿一迈,他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将农商行的“挎包精神”和“手勤、脚勤、口勤”的“三勤”作风真正落到实处。

“山里人家住得散,有时候为了一笔贷款、一笔存款,甚至只是普及一个金融知识,都得跑上几十里山路。”余戈说。但他从不叫苦,反而越走越坚定。在他看来,每多走一户,就对乡情多一分了解;每多聊一句,就对群众需求多一分把握。

“山里人实在,你对他真心,他就对你信任。”这是余戈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大力增存优存的过程中,他不仅发动亲友助力,更坚持用脚步丈量信任。他多次登门拜访药材商、茶叶企业主等大客户,耐心倾听他们的金融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存贷、电银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案。他还主动对接外出务工带头人,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政策、提供便利,组织打工存款。凭借专业的素养和真诚的态度,他不仅超额完成存款任务,还成功归集公积金316.45万元,有效帮助支行优化存款结构、降低资金成本。

信贷投放是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余戈积极走访辖内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重点商户,一户一策建立档案,量身定制融资方案。某药材企业因收购旺季资金周转困难,他快速上门调查,及时发放100万元“共同富裕贷”,助力一批优质中药材走出国门、创汇增收。

对于陶家河乡的两大主导产业——药材和茶叶,他更是倾注了大量心血。他深入药材种植基地,了解药农资金需求,积极推广“农E贷”;为支持某家庭农场扩大种植规模,他发放了90万元“生生不息小微企业流量贷”。面对茶叶合作社和生产大户,他累计为5家合作社授信150万元,为7户生产大户发放贷款59万元,一片片绿叶子,真正变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金叶子”。

急客户之所急,解客户之所困,是余戈一贯的工作准则。辖区内一小微企业主王某,因突然接到新订单,急需资金加购数控机床以扩大生产。余戈走访得知后,立即上门调查,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精准测算资金缺口。他加班加点收集资料、协调办理抵押手续,仅用两个工作日就将20万元贷款发放到位,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客户感动不已,专程送来一面锦旗:“心系客户办实事 优质服务暖人心”。十四个烫金大字,是对他工作的最高褒奖。

清收不良贷款,是金融工作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余戈却敢于迎难而上。他耐心细致,逐笔分析不良成因,制定差异化清收策略。他带头冲锋,主动对接难缠户、钉子户。一个暴雨如注的周末,他接到一位常年在外务工的欠款人电话,表示愿意先偿还1万元。尽管雨势猛烈,他丝毫没有犹豫,立刻驱车冒雨赶赴欠款人家中,顺利完成了这笔来之不易的还款。另一位客户的信用卡逾期长达五年,余戈数次上门,与其妻子沟通,不厌其烦地摆事实、讲道理,分析失信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负面影响,最终打动对方,当场现金还款5000元并承诺后续分期还清。对于极少数恶意逃废债的“老赖”,他果断依法提起诉讼,强制执行,起到了良好的震慑效果。

巍巍大山,见证着他的初心与执着;弯弯山路,印刻着他的奋斗与奉献。余戈,这位年轻的山区金融守望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农商人的责任与担当。他把最炙热的青春,挥洒在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上,用真诚、专业和汗水,书写了一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初心的奋斗之歌。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江欣

编辑:汪泽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