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进场!解锁蕲艾种植新姿势

无人机在天上飞,播撒养分精准高效;收割机在地里跑,收割艾苗省时省力;烘干机在厂房转,锁住品质保障收益 —— 如今在蕲春,蕲艾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图景处处可见。蕲春县正通过加快推进机械化进程,显著提升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蕲艾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无人机施肥:精准高效又环保

赤东镇五斗地村的艾田里,连片艾苗长势喜人,绿浪在微风中翻滚。一架满载肥料的无人机低空穿梭,在飞控手的操控下,肥料如同细密的 “营养雨” 均匀洒落,为处于快速生长期的二茬艾苗送去精准补给。

“传统人工施肥,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出现施肥不均、用量超标等问题。” 县农业技术促进中心耕肥站技术员王子平介绍,“无人机施肥效率是人工的数倍,还能精准控制化肥用量,从源头避免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完全契合绿色农业发展方向。”

这一幕,正是蕲春县推进蕲艾生产机械化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当地紧扣蕲艾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以机械化破解生产痛点,让科技红利持续赋能田间地头。

机械收割:效率翻番保品质

除了施肥环节,蕲春县还重点突破蕲艾收割环节的机械化难题,引进推广专用的蕲艾收割设备,改变了传统人工收割的方式。

“用机械收割蕲艾,一天能收割20-25亩,相比人工收割效率提升了五六倍。”蕲春县蕲艾农机服务有限公司操作员张云说道。这些专用设备能够根据蕲艾的生长特性进行调整,确保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收割质量。

机械化收割不仅解决了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抓住了蕲艾最佳的采收时机,保证了蕲艾的品质。

烘干中心:打通产业“最后一公里”

蕲艾采收后,及时烘干是保障其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关键。为此,蕲春县在各乡镇布局建设区域性烘干中心,构建起 “采收 — 转运 — 烘干” 无缝衔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彻底解决了传统晾晒 “看天吃饭” 的难题。

走进管窑镇楼岗村烘干房,机器运转声此起彼伏,新鲜艾叶经过烘干设备处理后,色泽鲜亮、香气浓郁。“周边5个村的种植户,都会把鲜艾叶送到这里来加工,我们一天能烘干20吨左右。” 烘干房负责人管国友介绍,哪怕遇上阴雨天气,也能保证艾叶及时烘干,避免霉变损失,让种植户安心。

从田间到厂房,机械化正为蕲艾产业筑起 “品质防线”,推动产业从 “种得好” 向 “卖得好”“品牌响” 稳步迈进。

如今,蕲艾生产已从 “人工主导” 转向 “机械当家”,从 “分散种植” 迈向 “规模发展”。机械化浪潮不仅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更让蕲艾产业焕发出科技驱动的新活力,向着更广阔的市场加速前行。

来源:湖北日报

编辑:毛紫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