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黄州区教育系统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砥砺教师品格,涌现出了一批“四有”好老师,谱写了教育强区建设新华章。在2025年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黄州区教育局遴选了10位好教师代表,通过他们的故事,展现新时代教师风貌。】
黄州思源实验学校蔡林浩,自从教以来始终扎根教育一线,担任班主任11年来,秉持“给社会一个交代,给学生一个前途,给家长一个希望”的教育理念,以校为家、以生为亲,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书写着自己的教育故事。
守望乡校,做留守儿童的“大家长”
2014年9月,通过 “湖北省新机制教师招考”,蔡林浩成为蕲春县一名中学乡村教师。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班里大多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作为新手班主任,他主动扛起 “大家长” 的责任,与学生同吃同住,也在这里经历了许多难忘的 “第一次”:第一次牵生病学生去医院,第一次带孩子去镇上理发,第一次在宿舍厨房给孩子煮热面,第一次自掏腰包给困难学生买文具。每一件小事,都让他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一分。
有次他外出学习,返校刚进教室,学生小辉就红着眼跑过来拉他的衣角:“蔡老师,你去哪儿了,我好想你。”这句稚嫩的牵挂,让他读懂了这份职业的意义——他的存在,能给孩子带来依赖与安全感。
2017年9月,他调至黄州区堵城中学。发现不少学生因缺乏监督沉迷手机、成绩下滑,他便和家长沟通,让愿意留校的学生在教室写作业,由他辅导;对家远、无人接送的孩子,他每天放学后开车逐个送回家。慢慢地,班里学习风气变好,成绩也稳步提升。
严爱结合,一个班带出30个黄高学子
2019年9月,他来到黄州思源实验学校,接手全年级闻名的“难管”班级 —— 八(5)班。课堂纪律松散、成绩垫底,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好这个班,不辜负学校信任。”
从接手那天起,“严”与“爱”成了他管理的核心。每天清晨,他比学生早到半小时督促晨读,迟到现象渐渐消失;课堂上,他巡课提醒走神学生;下课后,他留在教室维持秩序;用餐时,他陪学生排队,帮没吃饱的孩子加菜。
晚自习结束后,住读生想多学一会儿,他从不拒绝,坐在后排备课,随时解答疑问。有次为帮学生攻克英语语法,他们忙到近23时,整栋楼只剩他们教室的灯亮着。虽然疲惫,但想到学生弄懂了知识点,心里满是踏实。
2021年初三体育中考前,网课期间他每天督促学生上传运动打卡视频、纠正动作;体育课上,陪体力不支的学生跑步加油。3月19日突降暴雨,他顾不上自己被淋透,先指挥学生回教室,再挨个递干毛巾。这一幕被调皮的小江写进作文:“蔡老师浑身湿透的样子,和讲课的他一样负责。”
最终,九(5)班21名学生体育中考满分,占全校满分人数近三分之一。2021-2024年,他兼任年级副主任、班主任,还承担双班英语教学,工作量翻倍却未降低标准。2024年中考,班里30名学生考入黄冈中学,家长送来感谢锦旗,那一刻,所有辛苦都有了回报。
踏遍家校路,让家访成为温暖纽带
11年教学生涯里,“家访”从未中断。他始终坚信:“教育不是学校的‘独角戏’,家校携手才能给学生最好的成长环境。”
在堵城中学时,周末和节假日是他的“家访时间”。他骑着电动车走遍周边村落,访遍班上学生家。学生小丰沉默却刻苦,家访后他才知小丰由捡废品的爷爷奶奶抚养,父亲卧病、母亲重组家庭。怕伤小丰自尊,蔡林浩以“学校补助”名义每学期给其饭卡充300元,考试前送文具。后来小丰考上黄冈中学,又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假期回校看他时说:“蔡老师,没有您我可能早放弃读书了。”
2024年9月,蔡林浩任七年级年级主任,仍兼任班主任。2025年暑假,黄州气温达40摄氏度,他带领科任老师逐户家访。考虑到家长上班,他们把时间改到傍晚;遇住得远的家庭,就轮流开车前往。每到一户,都和家长聊学生情况、听教育困惑,嘱咐安全事项。虽汗水浸湿衣服、皮肤晒黑,但看到家长信任的眼神、学生热情的招呼,便觉得这份坚守很有价值。
11年教坛耕耘,身份与环境在变,但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责任从未改变。未来,他会带着“以爱育爱”的初心,继续见证学生成长,让青春在教育沃土上绽放光彩。
编辑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