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处暑|秋燥来袭!中医教你这样吃、这样动,健康过秋

处暑时节

早晚温差逐渐增大

空气湿度降低

人体容易出现“秋燥”反应

如何在这个时节科学养生?

黄冈市医疗集团(黄冈市中心医院)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 刘全浜

为您支招

⇊⇊

01处暑时节的三大养生重点

润燥养肺正当时

处暑后空气干燥,易伤肺阴,表现为口干舌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建议多吃百合、银耳、梨、蜂蜜等润肺食物,少吃辛辣刺激之物。

早晚保暖防受凉

“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此时早晚温差可达10℃以上。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尤其保护好腹部、背部和足部,避免受凉引发感冒。

适度运动调气血

秋高气爽适合户外运动,但应选择温和项目如散步、太极拳等,避免大汗淋漓耗伤津液。最佳运动时间是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

02处暑应季水果推荐

秋梨:生津润燥

葡萄:补气血

石榴:收敛止泻

03处暑时节常见健康问题预防

呼吸道疾病

季节交替易引发感冒、支气管炎等。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

肠胃不适

“秋瓜坏肚”,此时应少吃寒凉瓜类。脾胃虚弱者可常按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增强消化功能。

皮肤干燥

沐浴水温不宜过高(38-40℃为宜),浴后及时涂抹保湿霜。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建议1500-2000ml。

04处暑养生作息建议

调整作息:逐渐调整为"早睡早起",建议22:30前入睡,6:30左右起床

情绪调节:秋季易生悲忧情绪,可通过登高望远、练习书法等方式疏解

穴位保健:常按迎香穴(鼻翼两侧)、合谷穴(手背第1-2掌骨间)预防感冒

处暑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关键时期,科学养生能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如果出现持续咳嗽、严重口干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温馨提醒

个体体质不同,养生方法也应因人而异。慢性病患者及特殊人群请咨询专业医师制定个性化养生方案。

编辑 | 陈爱武  陈子恒  初审 | 叶涵莹  终审 | 钱芳

来源 | 黄冈市医疗集团、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