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六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成绩揭晓,湖北省黄冈市以近8万人的参赛人数再次拿下全省市州第一,实现“五连冠”。数字背后,是更深层的变化:社会安全意识悄然生长、事故预防能力切实提升。截至8月20日,黄冈市一般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保持“零发生”。
高位推动,全市“一盘棋”
应急普法在黄冈,不是某一个科室的“独角戏”,而是整座城市的“大合唱”。黄冈市委、市政府高位统筹,将普法责任层层压实。市应急管理局将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融入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出台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层层压实责任。
抓住“关键少数”是黄冈普法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出台了《黄冈市应急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的法律法规》,分级分类明确应急干部履职必须掌握的法律法规,并将核心内容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范围。
“应急普法工作已不是常规动作,而是重点工程。”该局政策法规科负责人喻华明深有感触。
创新传播,普法“活起来”
普法知识竞赛,成为黄冈全民法治素养提升的“练兵场”。通过送法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出现令人欣喜的转变,群众从“被动员”到“主动参与”。“现在微信工作群里,大家主动分享答题得分、讨论题目内容已成常态。”谈及竞赛前后期的不同,喻华明真切感受到了从“动员参与”到“主动参与”的可喜变化。
在英山县,县应急管理局把普法宣传与防溺水督查“捆绑推进”。7个由局党委委员带队的工作组每日穿行于乡间小路,既当防溺水工作“督查员”,又做普法知识竞赛“宣传员”。利用督导间隙,他们走进农家小院,耐心讲解,激发村民学法热情,主动扫码答题,安全防线与法治意识在此同频共振。一个人口不多的山区县,竟有1.16万人参与,参赛率位全市第一。
线上,短视频、公众号、图文推送不断更;线下,应急安全主题阅读、电视法治栏目、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活动层出不穷,应急普法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普治融合,边执法边普法
“普法者自身要先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该局基础科科员郭兴昱深有体会。作为去年第五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总决赛的参赛选手,他坦言:“从备赛到实战,从单位日常培训到工作实际运用,‘遇事先找法’已成为一种本能。”用法治思维研判风险、以法治方式处置突发事件,正在成为黄冈应急人的肌肉记忆。据了解,该局已连续6年实现市本级行政复议和诉讼案件“零发生”,执法案卷评查合格率与优秀率稳步提升。
该局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积极推行“以案释法”模式,坚持边执法边普法。“你知道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就上岗作业会带来什么后果吗?”8月15日,市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人员在湖北某啤酒公司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违规作业专项执法行动时,发现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问题后,并未一罚了之,而是现场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规定,并通过类似案例进行“以案释法”,让企业负责人心服口服地接受暂时停产停业整顿决定。截至目前,该局累计曝光120余起典型案例,真正实现了“查处一起、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针对企业这一责任主体,该局还创新出台了《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定责任指引》,8月初围绕“两个清单”举办了危化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等“关键人”培训351场、覆盖7062人次。全市共开展安全生产培训活动2596余场,受教100余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应急普法知识竞赛参赛者中,超过六成来自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喻华明开心说道。
针对社会公众,该局紧盯“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将普法触角延伸至社区、学校、家庭、企业、农村,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全市共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3000余场,累计发放资料50余万份,参与人数达40万余人,在全市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浓厚氛围,共同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五年不是终点,黄冈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应急普法理念创新、载体创新、形式创新,不断拓展普法的广度与深度,让应急法律法规更加深入人心,让法治力量为黄冈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筑起安全屏障。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 付凡格
编辑:黄俊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