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戏黄梅 八方戏迷醉其间

8月20日晚,“黄梅‘戏’引力——2025黄梅戏艺术周”进入第三天演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湖北、江西、安徽等多地戏迷循着戏韵齐聚黄梅,既有为听一场地道黄梅调而来的执着,也有被当地景致吸引的驻足;线上线下超百万观众隔着屏幕与现场,一同沉浸在黄梅戏的悠扬韵律与黄梅人文山水的双重魅力里。

整场演出节目内容丰富、名家云集,民间传承的质朴与专业院团的精湛交相辉映。蕲春县黄梅戏协会带来的《到底人间欢乐多》,旋律婉转悠扬,乡韵淳厚绵长。演员们虽非科班出身,却凭着一腔热爱唱得情真意切,既展现了民间戏迷对黄梅戏的深厚情感,也传递出传统艺术在基层的传承温度,引得台下阵阵共鸣。

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的桂王杰、邢凌云、王红梅、柯随新等演员随后登台,接连演绎《梅城烟雨》《奴才大青天》《传灯》等经典选段。或激昂慷慨,或婉转低回的唱腔,搭配扎实的身段表演,让台下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而梅花奖获得者孙娟与一级演员余顺的联袂登台,更成了当晚“最亮的星”。二人合作的《爱歌》《怕你旅途太寂寞》,一句句唱腔清亮婉转如流泉,一个个身段细腻传神似画卷,将黄梅戏的柔美婉转与抒情张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演出间隙,孙娟在采访中难掩对这片土地的情愫:“黄梅戏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每次来到黄梅,都能感受到观众的热情和黄梅戏深厚的土壤。这次艺术周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次深度的传承。”

互动环节中,来自江西九江的戏迷王先生被孙娟邀上台,一同合唱《海滩别》。曲终时他激动地说:“跟梅花奖获得者同台,这辈子都记着!黄梅这地方真好,戏好听,景也养人,来了就不想挪脚。”

演出中,主持人也顺势将“戏”与“景”串成了线,向观众推介起黄梅的精品旅游线路:“咱黄梅不只有戏,更有好山好水。白天沿着线路走,看老祖寺的禅意漫山,四祖寺的宁静院落,五祖寺的恢宏殿宇,把‘灵润黄梅’的山水看够;晚上再听一段黄梅调绕耳,这才是到黄梅的‘地道体验’!”

这番话戳中了不少戏迷的心思。从英山县赶来的戏迷段锦专笑道:“特意从英山赶过来,就为听这口婉转调!早听说黄梅戏好、景也好,这几天白天去了五祖寺、东山问梅村,古刹清幽得跟戏里唱的‘禅意山水’一个样。这趟值了——好戏看了,好景也没落下!”

这般“戏引客、景留客”的生动景象,正是黄梅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注脚。黄梅县积极推动戏曲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度融合,一方面大力推进戏乡福地城市客厅、黄梅(长江)文化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另一方面创新探索数字戏曲、美食戏曲、夜游戏曲、大戏展演、夜宿戏曲等多元形式,为游客铺展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场景。

东山问梅村打造沉浸式夜游项目,大型光影秀《风从东山来》以数字技术为媒,将悠远的戏曲传说娓娓再现,让游客在光影流转中触摸戏韵;杉木乡的绣娘田园景区则另辟巧思,将黄梅采茶戏与万亩茶田观光深度交融,勾勒出“白天采茶、夜晚听戏”的独特体验,让茶香与戏韵在山水间交织成趣。

台上戏韵悠扬,台下情意浓浓。这场演出不仅让大家沉醉于黄梅戏的魅力,更让“黄梅有戏、有景、有文化”的印记深深烙在每个人心中——来黄梅,听一出好戏,赏一路好景,才算不负此行。

来源:黄梅县融媒体中心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