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是破解看病难看病贵、提升基层医疗水平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麻城市医共体总医院(麻城市人民医院)对照湖北省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标准,遵循上下贯通、内外协同、城乡统筹、共建共享原则,补齐基层病理服务短板,初步建成县域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实现“三升四降五有”——数智化病理服务覆盖率、及时率、准确率稳步提升;标本外转率、漏诊误诊率、患者跑腿次数、医疗费用明显降低;技术有标准、管控有质效、诊断有依据、医疗有质量、安全有保障。
坚持目标导向,健全上下贯通组织体系
2024年3月,在麻城工作的福建福州的李女士确诊乳腺癌,欲在麻城市人民医院接受保乳治疗。医院通过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的病理切片快速确诊其为右乳浸润型癌,随后顺利完成手术及术后治疗。“数智化病理中心平台不仅能精准快速诊断病情,还能实现全闭环管理和流程溯源。”该院病理科主任熊晓玲说。
近年来,医院聚焦病理服务数字化、智慧化、精准化目标,打造市域服务体系。构建市域“一盘棋”,按《湖北省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方案,借鉴外地经验,推进服务体系、学科建设等七项核心任务;织密服务“一张网”,以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为核心建B级区域病理中心,上联省市平台、下覆医共体分院,同步规范3家县级分中心和N个乡镇分站点,形成“1+3+N”体系,破解资源匮乏、分布不均等问题;落实建管“一条龙”,对照全省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覆盖场地、人员、设备等各环节。
坚持效果导向,健全内外协同管理体系
去年8月,市民李某被诊断为罕见乳腺癌,要求转上级医院。该院通过省病理远程服务平台,请湖北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袁静萍会诊。袁静萍查看35张数字切片后确认诊断,李某选择留在本地治疗,节省费用约1.5万元。
医院推进区域病理服务一体化,推动数智化转型,实现内外联通。“上联”打开通道,与企业合作投入290万元建市级病理信息管理系统,以“六共”模式提升专业能力;“内统”畅通渠道,建立样本“一个口子”送检机制,实行“六统一”,通过“基层采样、中心诊断”确保标本本地检测,促进城乡服务均等化;“外引”拓宽赛道,面向大别山周边县市推介服务,2024年6月至12月,接待周边患者涉及89个病种,肿瘤占比33.5%。
坚持问题导向,健全数智赋能服务体系
麻城市人民医院数智化病理诊断中心配备多种先进设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病理诊断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化。针对本地医疗信息化滞后问题,医院以“数智”提“质效”,为群众看病减时、降费、增效。
病理数字化方面,配备多种高端设备,是大别山地区唯一能全覆盖三级医院检测项目的县市,5台数字切片扫描仪的日处理能力在全省县级医院名列前茅,2024年扫描上传数字切片4.46万张,优良率98%。诊断智能化上,引进AI辅助系统,2024年4月中心建成后,平均诊断时间缩短,小标本出结果时间从3天缩短至24小时,各类诊断准确率、及时率显著提升。服务信息化依托省远程平台,实现三级互联互通,减少患者跑腿。管理规范化方面,成立临床病理质控中心,2024年病理科创成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医院借助先进技术推动精准医疗,下一步将持续推广新质生产力,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助力医疗创新发展。
来源:黄冈日报(通讯员万文波)
编辑:马艳明 胡小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