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京山:返乡农人种葡萄 串起致富“甜日子”

近日,湖北省京山市三阳镇三阳村葡萄园里生机盎然。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垂挂枝头,压弯了藤蔓,村民们穿梭其间,勾勒出一幅喜人的农忙图景。

一大早,葡萄园负责人谢焱鑫就忙碌了起来。他来到园中,细心查看葡萄长势和套袋情况。七年前,他还在广州务工,听说京山积极鼓励人才返乡创业,他动了心:“回家乡既能照顾父母,又能为乡亲带来实惠,为家乡做些实事。”

怀揣着这份朴素的愿望,谢焱鑫决定返乡创办葡萄园。从一名挖掘机司机“跨界”到葡萄种植园主,一系列考验接踵而至。种植技术、大棚建设、种苗引进、土壤选择等方面,由于缺乏经验,走了不少弯路。

凭着对创业的执着和吃苦耐劳精神,谢焱鑫迎难而上。慢慢地,他积累出自己的一套特殊种植技术——坚持只施牛羊粪有机肥,不用一滴农药。这样种植出来的葡萄口感好、糖分高,受到客商们的青睐,产品远销武汉、荆州、上海、秦皇岛等地。

“现在正是葡萄的销售旺季,每天都有大批果商前来收购,高峰期日发货量可达2000斤左右。”谢焱鑫介绍。15亩葡萄园里,有“阳光玫瑰”12亩,“夏黑”3亩。自7月中旬进入采摘期以来,每天采摘量可达2000至4000斤,批发价为每斤4.5元。采摘期可持续至8月底,产值预计可达23万元。

掐芽、施肥、剪枝、修果、套袋、摘果……一颗颗小小的葡萄串联起一个个家庭的生计,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农忙时节,园内常雇佣20余名村里老人务工,日薪超百元。“家门口干活,顾家挣钱两不误!”务工村民王咏梅说。

谢焱鑫种植的葡萄凭借自然风味打开了高端市场。每逢采摘季,总有游客驱车百里而来。“葡萄架下摆餐桌,现摘现吃,这体验城里可没有!”来自荆州的游客李女士赞不绝口。采摘的兴旺,直接带动了周边3家农家乐和2家民宿的兴起。

夕阳西下,谢焱鑫的葡萄园内人头攒动。从生态种植到产业增收,从舌尖美味到乡村活力,一条集种植、采摘、观光于一体的“甜蜜”产业链日渐成熟。

藤蔓间流淌的清甜滋味,不仅是农人汗水的结晶,更是三阳镇乡村振兴蓬勃脉动的注脚。

来源:京山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映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