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胜利镇泗洲山抗战石刻群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

推动13处文物完成系统性修复    

检察官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胜利镇泗洲山抗战石刻群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 

日前,罗田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发现13处文物已完成修缮,新增消防设施4处,规范安装标识牌5处。   

 年初以来,该院打响保卫历史记忆攻坚战,创新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推动一批文物完成系统性修复,探索出一条“科技赋能+协同共治”的文物保护新路径。                 

 数据建模,让沉睡的文物“开口说话”  

 巍巍大别山南麓,千年古县罗田县域内现存511处不可移动文物,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基因与岁月记忆,是这片土地珍贵的历史印记。然而,因岁月侵蚀以及人为疏忽等,部分遗迹有损毁消亡之虞。    

今年4月,罗田县检察院应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类案件监督模型”,对县域内现有文物名录、档案和近五年修缮数据进行精准比对,高效锁定隐患点。模型筛查发现,部分文物存在未定级、标识残缺等问题。    办案检察官奔赴各乡镇实地走访调查,查找县级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存在的本体损坏、“两线”范围内违规乱建、环保失范等突出问题,对13处受损文物逐一建档。                    

府检联动,构建文物保护“同心圆”   

 文物保护不能唱独角戏。罗田县检察院迅速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主动对接县文化和旅游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及各乡镇政府,全力推动跨部门协同履职。   

 4月24日,该院组织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相关单位和人民监督员参加。承办检察官就案件事实、责任划分等进行充分说明并听取各方意见。会后,罗田县检察院召集涉案15家单位召开磋商会,厘清职责分工,并督促各单位限期整改。   

 截至6月底,涉案单位均书面回复,表明已对全部涉案文物进行整改。其中,县烈士陵园修缮工程预算已编制完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教育部门达成共识,倡导使用鲜花文明祭扫,保护环境。                   

  长效治理,从“治已病”到“防未病”   

 为巩固监督成效,罗田县检察院持续跟进监督。炎炎夏日,承办检察官实地走访,确认涉案文物已全部整改到位:王举正墓、金瀚高烈士墓等多处古墓已完成墓碑描字补漆、加固工作,周边杂草、垃圾已清理干净;官基坪新屋垸民居、雷氏祠、观音山等多处遗址遗迹已实施了主体维修,并增设消防设施。  

  针对县域文物保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该院还向县文旅局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从完善机制、加强协作、拓宽资金渠道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文物长效保护注入法治动能。 

  “我们将继续通过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督促多部门协同履职,为守护历史文化遗产、赓续红色血脉贡献检察力量。”罗田县检察院检察长黄萍表示。

来源 黄冈日报 作者 张扬

编辑 瞿慧一 何国顺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