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洗马镇的青山绿水间,一片片黄桃林郁郁葱葱,果实挂满枝头。这里是浠水县浠乡土特产商贸有限公司的种植基地。公司董事长徐小平用10年时间,将荒山变“桃源”,不仅打造出年产值超1400万元的黄桃产业链,更带动500余户农户就业增收,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荒山变“金果园”
2016年冬,在外打拼多年的徐小平响应家乡“能人回乡”号召,毅然回到洗马镇创业。面对当地黄桃产业“品种老旧、低价滞销、销路不畅”的困境,他带着积蓄和决心,在县人社局创业政策扶持下,成立公司并引进湖南优质黄桃品种,开启了一场“黄桃革命”。
创业者 徐小平:当时看到乡亲们辛辛苦苦种的黄桃,一斤只卖两三块钱的时候,心里很不是滋味。在县人社局的创业政策扶持下,我成立了浠乡土特产商贸有限公司,并从湖南炎陵引进了优质的黄桃品种,推广种植,绿色种植。
走进公司的种植基地,金灿灿的果实缀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果香。在徐小平的悉心照料下,黄桃的品质和产量大幅提升。
创业者 徐小平:我们推广“锦绣黄桃”和水蜜桃、黄金奈李,商品果率从50%提升到85%,优质果收购价翻了一番。
致富不忘桑梓情。徐小平创新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直接带动100户农户就业,户均年增收1.1万元。此外,他还为当地创造了4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种植、服务、技术、物流、旅游等多个环节。
务工村民 王宇霞:以前只能靠种地来维持生计,现在在徐总的黄桃基地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的工资,挺好的,也可以照顾家里。
徐小平的创业故事也感染了在外打拼的同乡。深圳市浠水商会副会长闫金林深受触动,主动回乡助力黄桃推广。
深圳市浠水商会副会长 闫金林:我也是枫树岭村人。我与徐小平是同学。十年前,徐小平回乡创业,种植黄桃。我在徐小平回乡创业的精神感召下,回到家乡帮助推广黄桃。
创业路上,徐小平并不孤单。县人社局和洗马镇政府服务靠前,创新开展“上门三送”(送政策、送补贴、送服务)活动,为其精准匹配落实返乡创业补贴等政策。家乡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让他们成为带动就业、促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创业者 徐小平:县人社局不仅提供了创业补贴、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还组织了电商培训,帮助我们拓展线上销售渠道。目前,公司通过抖音直播、社区团购等新模式,年线上销售额突破800万元。
黄桃铺就致富路
目前,公司已建成5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8个乡镇14个行政村,年供应鲜果300万斤。为了提升黄桃附加值,徐小平计划投资建设2000平方米的加工产业园,开发冻干黄桃、桃胶多糖提取物、NFC黄桃汁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吸引更多游客。
创业者 徐小平:计划3年内种植面积扩大到10000亩,带动1500户农户年均增收50000元,让浠水黄桃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从荒山到果园,从传统种植到三产融合,徐小平用一颗黄桃,铺就了一条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他的故事,正是新时代创业者扎根乡土、回报乡梓的生动写照。
来源:秀美浠水
编辑:龚丽君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