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蕲济武!湖北最长引水隧洞贯通,清水奔涌60公里解武穴20万亩农田之渴

今年以来,武穴市降水量较常年偏少40%,水库蓄水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000万立方米。出梅后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导致生产生活用水紧张,北部数十万亩农田面临严重干旱威胁,秋粮生产形势严峻。

面对旱情考验,武穴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科学研判,统筹调度,启动“引蕲济武”调水工程,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需求。该工程通过全长6010米的群英隧洞,将蕲春县大同水库的发电尾水和蔡寿河余水引入武穴市梅川、荆竹、仙人坝、大金四座中型水库,有效缓解武穴北部地区供水压力。群英隧洞是湖北省最长的引水隧洞,也是跨流域、跨县市调水的重要枢纽工程。

为确保调水顺利实施,武穴市梅川水库管理处全员动员,争分夺秒开展准备工作。干部职工顶着烈日,在短时间内完成12处启闭设备检修和10公里引水渠涵清淤疏通,为调水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7月22日,随着闸门开启,清澈的水流从蕲春县大同水库奔涌而出,经过60多公里的输送,分别注入梅川水库和荆竹水库,为20万亩干涸的农田送去“及时雨”。

“夏季一瓢水,秋收一瓢稻。”此次跨区域调水不仅缓解了旱情对农业生产的威胁,更体现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和高效执行力。武穴市将继续科学调度水资源,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收攻坚战,为秋粮丰收筑牢坚实基础。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徐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