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县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扩大“1+5”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力争种植面积130万亩以上,其中红安苕30万亩以上,做强红安苕区域公共品牌。
要说最能代表红安的顶流明星
非红安苕莫属
作为红安“1+5”特色农业产业的主导产业
红安苕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名气也越来越大
7月11日
由红安融媒(传媒集团)
联合新华社采编的
以红安苕产业发展为主题的新闻
登上新华社客户端
浏览量达100万+
已关注 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最红安已关注分享视频,时长02:01
0/0
00:00/02:01切换到横屏模式继续播放进度条,百分之0播放00:00/02:0102:01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华科男”在红安做太空餐
观看更多转载,“华科男”在红安做太空餐最红安已关注分享点赞在看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在湖北红安的大别山深处,周虎在这里创业9年,带领团队攻克“红安苕”的保鲜储存难题,并实现从卖鲜薯到研发红薯生全粉等多种产品的跨越。他更大的梦想,是让这口“红军粮”漂洋过海,从大别山走向世界。
周虎跟种植户探讨种薯技巧
“红安苕”住进“育婴箱”
“苕”,在湖北方言中,是对红薯的俗称。革命年代,“红安苕”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口粮。
1988年出生的周虎,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他的父亲周德顺,是21世纪初湖北省有名的“鲜鱼大王”和“螃蟹大王”。2016年,周虎随父亲来到红安,种“红安苕”,挖新商机。
“刚到红安时,‘红安苕’的销售和加工困境让我揪心。”周虎回忆,传统“红安苕”吃法单一,仅能蒸、煮、烤,且非红薯收获期难以品尝。
更令人头疼的是,红薯对湿度、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极其敏感,遇水会烂,受冻会烂,缺氧也会烂,储存成了棘手难题。
2016年收获季,周虎第一次走进红安种苕基地,发现仓库里红薯码得整整齐齐,却弥漫着阵阵霉味。这些红薯,有些是刚挖回来没几天的,有些是从超市退回来的。那一年,光是烂掉和没卖出去的“红安苕”,就有300多吨。
为找到“保鲜”的方法,他远赴美国学习,但无论如何沟通,美国企业都拒绝转让相关技术。
周虎(左一)与工作人员交流
“买不到技术,就自己干!”周虎带领团队模仿美国的仓库形态,设计红薯储藏库。一次次尝试,一点点进步,经过两年努力,一个模拟红薯“育婴箱”的全自动储藏库诞生了。2018年11月,首批200吨红薯入库,存放6个月,损耗率不超过5%。
“红安苕”的“变形记”
储存难题虽然破解了,却因供过于求、鲜薯附加值低,卖不出去。“那些长得不好看,却品质优良的‘红安苕’,卖不出去实在可惜。”周虎说,想让山里的农产品走得更远,必须发展精深加工。
起初周虎想把“红安苕”做成红薯泥,调查发现,这个技术已被淘汰。得知红薯生全粉能充分保留红薯营养,且在健康食品领域前景广阔后,周虎决心研发此类产品。当时世界红薯加工技术领先的是日本,已攻克红薯生全粉技术。
2016年,他怀揣200万元赴日求购技术设备遭拒,便请来湖北省农科院专家组成研发团队,历经三年攻坚,从小试、中试到量产,一条数智化红薯生产线终于诞生。“烘干机改了四代,配套设施反复改进,终于让‘红安苕’生全粉进厨房、上餐桌的设想变为现实。”周虎说。
周虎向国际友人宣传产品
2019年,“红安苕”生全粉成功研发。如今,周虎已从60多个红薯品种中筛选出5个,制成151种专用粉,满足不同健康食品厂家的需求,让消费者方便吃红薯成为现实。
“红安苕”成为百姓“致富苕”
“中国营养协会建议每人每天吃50至100g薯类,我们要让‘红安苕’产品方便吃、均衡吃、天天吃。”周虎介绍,基于“红安苕”生全粉,他还开发出红薯面条、红薯豆丝等多种产品,走进武汉市各大商场,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尤其是为“三高”人群提供了更多健康选择。
“设备的核心软件是我开发的。”周虎自豪地介绍,“通过36个传感器精准控制参数,产品糊化度甚至低于日本标准。”如今,生全粉应用版图持续扩张,深入烘焙、面点、饮品、代餐等领域——从蓬松的蛋糕到筋道的面点,从香浓奶茶到便捷代餐粉,已供应十几家头部健康食品企业,年销量超千吨,产值达3000万元。
红安县觅儿寺镇分水岭村红薯种植基地
周虎在红安建立起5500亩标准化基地,带领72户农民发展订单农业。他免费提供种苗、技术,统一保底收购,农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曾经“靠天吃饭”的农民,如今在现代化加工车间变身为“技术工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种植户张大叔笑着说:“过去红薯烂在地里没人要,现在他们保底收,家里8亩地一年多赚近万元!”
“下一步,我们要攻关红薯多酚提取技术,让‘红安苕’从食材升级为保健品。”周虎指向翠绿的红薯尖,“看,它未来或许会出现在宇航员的太空餐里——科技种地,就是要敢想敢为!”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