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护难”到“放心托”,黄冈363个点位陆续开班,服务少年儿童超万人——看黄冈“爱心托管班”如何“托”起万家安心

黄州区江北社区的孩子通过首堂特色课《初识东坡》了解苏东坡生平;红安县郭受九村的留守儿童在老师教学下,用英文翻译文化地标;团风县团风镇白鹤林社区的小朋友们用皮影戏演绎岳飞的故事;麻城福田河镇纯阳山村的孩子们用扭扭棒制作福白菊,学习菊花的特征和药效功能……这是我市“爱心托管班”的日常剪影。

今年7月份以来,我市各地进入“暑假”时间,由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开办的363个“爱心托管班”陆续开班。从工业园区到商圈楼宇,从红色歌谣到机器人编程,一张覆盖重点群体、链接七色课程、融合多元服务的守护网,正托起万余家庭的安心夏天。

聚焦重点群体——

点位突破,服务基层一线

7月10日,走进罗田恒美服饰有限公司二楼“爱心托管班”,罗田县检察院工作人员正在开展法治知识科普讲座,10余名员工子女围坐在会议桌前认真听讲。

员工叶晓庆一边看着认真听课的孩子,一边感慨:“以前暑假要么把孩子丢给丈夫,要么辞职回家,收入少、工作还不稳定。现在孩子送来托管,我每月计件工资能多挣一两千块呢!”

这家90%员工为女性的企业,去年尝试让文员“兼职带娃”,但是效果不佳。今年在团县委支持下,招募2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开设“爱心托管班”,红色教育、科学实验、手工绘画等课程填满日程。公司负责人李恒算了一笔账:“员工没了后顾之忧,工资平均提升20%,企业产值也跟着涨了。”

同样的场景在我市多地轮番上演。7月9日,在武穴万达商圈暑假“爱心托管班”,武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陶灼通过播放交通安全警示教育片、剖析真实案例等形式,进行交通安全宣讲。7月10日,在英山电子商务创业园“爱心托管班”,来自江苏海洋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高荣围绕“防溺水”主题,通过科普视频、口诀记忆法为托管班的孩子带来一堂生动的安全讲座……

团英山县委副书记陈文介绍:“今年我们将服务延伸至两新群体,创新点位设置,让‘爱心托管班’进园区、进企业,更好地服务基层一线。同时,针对暑期孩子独处时间长,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在每个点位都设置了安全教育课,包含防溺水、防霸凌等内容,将安全教育作为暑期托管班的特色课程。既通过统一管理降低风险,也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安全意识,让漫长暑期从‘风险高发期’转变为‘成长守护期’。”

丰富课程供给——

高校智联,共绘特色学堂

今年6月,团省委、省少工委联合省总工会、省妇联、省民政厅等18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少年儿童“爱心托管班”建设方案》,要求各部门整合资源,合力推进暑期托管服务。

丰富课程供给,团黄州区委则走出了一条社区教育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的创新之路。在体育路社区“爱心托管班”,该点位以“借智高校、赋能教育”为理念,与黄冈师范学院传媒与影视学院、物理与机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三方成立联合工作组,高校教师发挥学科专长,主导课程框架设计,从课程目标制定到教学内容编排,均融入前沿教育理念。例如,在筹备口才演讲课程时,传媒学院教师团队精心打磨课程大纲,学生志愿者则结合短视频创作热点,设计“小小主播”模拟实践环节,让课堂充满活力。

黄州区的创新之路,只是我市打造“爱心托管班”特色学堂的缩影。

在蕲春县第三实验小学(檀林校区)“爱心托管班”,“花朵计划”志愿服务队通过情景模拟、游戏互动,让孩子们学会情绪管理;在浠水县蔡河镇金湖社区“爱心托管班”,湖北美术学院教师华满设置“夏日自然”主题,帮助孩子认识基础色彩,学习拓印技巧;在黄梅县濯港镇洪垸村,戏曲表演专业优秀学子徐安晨现场表演《对花》,让本土文化的种子悄然散播……

今年,共青团黄冈市委对“爱心托管班”课程体系进行全新设计,将大别山精神等三大精神、传统非遗文化和防溺水、防欺凌等安全自护教育纳入必修课程,各地也因地制宜开发无人机操作、中医养生、AI解说等特色课程,以贴近孩子的思维方式,设计沉浸式、互动式教学环节,助力少年儿童有所学、有所乐。

创新服务模式——

资源嫁接,定制暖心托管

“孩子在这里吃饭香、学习认真,再也不用愁暑期没人管了!”家长杨世忠笑着说,孩子以前在家挑食,如今在“邻里食光”和小伙伴一起就餐,每次都能吃两碗饭,“社区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的难题,这样的暑托班太给力了!”

在红安县城关镇北门岗社区翰林苑小区,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被赋予新功能,55名孩子在这里享受“一站式托管”。

“凭借着优越的环境和完善的配套设施,目前仍有不少家长想报名参加我们的托管班。”红安县城关镇北门岗社区团支部书记付晶介绍:“该综合体总面积达一千余平方米,托管班实行‘分层功能化’管理——3楼为教学区,用于授课与课业辅导;2楼设午休区,保障孩子们午间休息;1楼‘邻里食光’提供营养午餐,形成‘学习-休息-就餐’一站式服务闭环。”

从2012年首批试点至今,我市爱心托管服务已走过12年。团市委学少部副部长刘蕾介绍:“累计服务超10万名孩子,靠的是系统性流程——点位摸排、资源链接、志愿者培训、课程保障,一个都不能少。”今年全市“爱心托管班”供不应求:363个点位覆盖300余个社区乡村,2089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一线,预计服务超1万名儿童。

“变化的不仅是规模,更是托管班的服务精度。希望通过持续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爱心托管服务,让家长放心、让孩子开心。”刘蕾说。从协调场地到联动高校,从社区托管到进驻园区,从课业辅导到非遗传承、科学启蒙……当363个“爱心托管班”在盛夏的黄冈次第开花,它们托起的不仅是孩子们的多彩假期,更是一座城市对上万个家庭的坚实承诺。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好 通讯员张浪

编辑:龚丽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