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麻城市宋埠镇李胜村的河堤上,一片片现代化的江南日光温室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棚内的番茄、辣椒、蓝莓等作物仿佛住进了精心打造的“江南豪宅”——智能温控系统精准调节温湿度,水肥一体化设备提供科学配比的养分,专业农技人员实时监测生长数据,每一株作物都享受着“科技管家”的精细照料。这种现代化的种植模式,不仅让果蔬品质更优、产量更高,也让李胜村及周边村民走上了“智”富之路。
“我们村现在有100多亩江南日光温室大棚,还有60多亩钢结构育苗温室,种菜种果早就实现了‘大棚自由’!”村民们的言语中满是自豪。更令人期待的是,村里正在建设的蔬菜公园,未来将成为集观光、科普、休闲于一体的农业新地标,“以后孩子们逛公园,连村都不用出!”
科技的力量让这个传统蔬菜种植村焕发新生。2024年,李胜村的智能大棚种植的番茄、辣椒、甜瓜、草莓、蓝莓等果蔬年销售额突破530万元,而育苗工厂培育的40万株蝴蝶兰,年销售额也达到90万元。短短两年多时间,曾经的“汗水农业”华丽转身,成为高附加值的现代化蔬菜产业园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江南日光大棚——现代农业的“科技堡垒”
自2021年起,宋埠镇党委政府便以山东寿光为标杆,多次组织镇村干部赴当地考察学习现代蔬菜种植技术,引进高附加值品种,为三产融合示范园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023年,宋埠镇通过自筹资金300余万元平整千亩土地,争取财政衔接资金1400万元,采用国内领先的第六代棚型技术,建成100亩江南日光温室大棚群。如今,这些银光熠熠的温室如波浪般绵延于李胜村河岸,成为当地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景观。
与传统联动大棚不同,第六代江南日光温室采用非对称三角弧形设计,通过优化采光角度最大化利用自然光照,确保作物全天候享受“阳光浴”。
棚内搭载的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可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CO₂浓度等数据,并与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智能联动,实现“一键控温、精准施肥”的数字化管理。当数据偏离作物生长最优区间时,通风、遮阳、灌溉等设备自动启动纠偏,彻底告别传统经验式种植,转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农业。
依托生物防治技术和无农残管理标准,大棚内生产的螺丝椒、小番茄、水果黄瓜等果蔬亩产超6000斤,品质达到100%绿色无公害认证,市场溢价能力提升40%,单棚年产值突破10万元,较传统模式效益翻番。这种“智能监测+精准干预”的模式,不仅有效预防病虫害,还大幅降低水肥浪费,资源利用率提升30%以上。
“宋埠镇的实践融合了寿光第六代温室的大跨度结构和智能化装备等核心技术,同时结合本地需求,强化了物联网与生态种植的协同。未来,随着蔬菜公园等配套落地,这里将形成产、研、游一体化的三产融合新样板”,宋埠镇党委书记汪志良介绍道。
三产融合示范园——全链条发展的“黄金三角”
据悉,三产融合示范园项目总规划10000亩,其中一期2500亩,总投资3.9亿元,以育苗工厂、番茄园、蔬菜公园三大板块构筑发展矩阵:
育苗工厂——种业振兴”强引擎”
引进寿光智能技术,创新”育苗+花卉+电商”模式,年育优质种苗40万株,蝴蝶兰线上销售占比35%,年增收90万元,将成为京东华中地区花卉自营仓。
番茄园——无土栽培”新标杆”
85亩椰糠基质栽培区年产多彩番茄1700吨,藤架成廊引客来,年接待研学采摘已超3万人次,田间变身为沉浸式农旅课堂。
蔬菜公园——农文旅”活力核”
目前已完成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活动中心主体和辣椒科普馆主体建设,研学区和综合区消防道路建设进度已达到80%。未来,在1375亩生态绿洲中,辣椒科普馆将以数字沙盘演绎辣乡传奇;萌宠乐园、四季菜畦、湖溪栈道将串联成链;”春播研学、夏夜市集、秋收庆典、冬藏工坊”四季活动将成功引流,非遗打糍粑、农耕竞技赛将再次激活田园烟火气。
△ 蔬菜公园及周边区域鸟瞰效果图
以“蔬”为媒,乡村振兴的“李胜答卷”
三产融合示范园创新推行”村集体+合作公司+农户”联农带农机制,在李胜村、鄢河村率先成立乡村合作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劳务派遣、技术培训等一体化服务,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合作公司已整合本地劳动力200余人,既解决了园区用工需求,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一天100多块,一年下来轻轻松松赚两三万,还能照顾老人孩子”,正在大棚干活儿的何阿姨笑着说。
据悉,园区建成投产后常年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像何阿姨这样的务工群众真正能实现”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预计年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其中,现代化育苗工厂可为村集体增收84万元;番茄种植区将带动150-20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3万元左右;蔬菜主题公园不仅能为村集体创收75万元,还将吸引年均50万人次的游客流量,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
李胜村以蔬菜产业为纽带,创新打造生态种植+精深加工+农旅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之路,宋埠镇党委书记汪志良表示:宋埠镇将持续深化三产融合发展,把李胜村经验推广到更多村组,让现代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湖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何斌
请输入验证码